说着,他伸手挠了挠脑袋,笑嘻嘻的跑了。
不等他娘继续询问,他瞧见一旁被阿爹撸下来的竹子叶,灵机一动。
他连忙将那一堆竹子叶抱着往后院去了。
“不是说要搬东西?抱一堆竹子叶作甚?”沈大伯母瞧着儿子的东西,疑惑不已:“不行,我得跟着去后院瞧瞧。”
她起身掸了掸袖子上的灰尘,抬脚便要往后院去,看看她们到底在搞什么!
这个家里有什么是她不能知道的!
沈大伯见状,叹息一声:“哎呀,孩子愿意做啥就做啥嘛,你这当娘的总跟着掺和啥呀!”
沈大伯母听了丈夫的话,纵使心里头不满,还是默默地坐下帮着丈夫做活。
“也不晓得一天天整这么多竹筒子做啥用,全都免费送给那些百姓了!”
她不满的抱怨道。
礼哥儿哪里晓得短短十几分钟,前院做工的爹跟娘又差点吵吵起来。
【哎,佛系的大伯爱管闲事的大伯母,破碎的大哥哇!】
珞宝跟沈老太祖孙两坐在正屋得炕上,两人本就离窗户近,外头的声音传的一清二楚。
珞宝忍不住在心里头吐槽了一句。
【若不是大伯时常拦着大伯母,不让她随便搞事,依照大伯母介个瞧见路边的狗都得骂两句的性子,哪里活得到如今?】
沈老太听见珞宝的心声,暗自称奇。
她觉得珞宝心里头这话说的还真就没错,打南边一路到北部,大儿媳得罪了多少人?
若不是她家大儿子始终护着,怕是早就被人带去报官了。
她实在懒得听两人吵吵,扶着生疼的老腰慢慢挪动步子,去了前院。
“好了,一天天你们两就知道吵吵,也不晓得给家中孩儿们做个好表率!”
她不耐烦的将夫妻俩都训斥了一顿,不等两人开口,她已经站在小院门口,等候老三老四归家了。
不多时,沈老三跟沈老二,带着老四,三兄弟一脸心情大好的模样,离老远便瞧见了站在门口的老娘。
三兄弟对视一眼,沈老二连忙将木板车给了四弟,颠颠朝老娘的方向跑了去。
“娘啊,天儿这么冷,您咋在外头站着呢?”
他不动声色的打量了老娘一眼,瞧着冻红的鼻头跟手指头,显然在外头等许久了。
“这不是看你们始终没回来,不放心,便来门口迎一迎吗。”
“咋就你先回来了?老三老四还有让你们买的东西呢?”她不解的看向二儿子。
沈老二闻言,笑了笑。
他让开身子,指着身后不远处跟着的三辆木板车:“娘,您看,老三老四不是在哪儿呢?”
“不管他两,他俩盯着那些伙计们卸车还得一会儿呢,外头冷,咱们先进去吧。”
,离老远便瞧见你们家三郎四郎后头还跟着几辆木板车呢,你家这是有啥喜事啊?买了这么多东西。”
钱婶子离老远便瞧见沈家两兄弟有说有笑的从前头往沈家方向来,见沈老太太马上要被沈老二扶着进院子,她隔着老远便朝沈老太吼了一声。
不等沈老太开口,她便加快了步伐,三步并作两步,走到了沈家门口。
沈老二见这个钱婶子这个时候来,忍不住在心里头叹息。
不该来的人,总会在不该出现的时候出现。
村里头人人皆知,这个钱婶子就是个大喇叭。
若是让她晓得这些东西全是他们家置办的年货,这还了得?
刚要开口,便见大嫂从院里走了出来。
她看了看前面离得不远的老三老四兄弟,还有两人后头跟着的三辆木板车,再看看一脸八卦的钱婶子,一眼便明白了。
“嗨呀,钱婶子!”
“您这是刚从东边刘地主家回来呀?忒辛苦了,一把年纪了还得去上工,今个儿我家婆婆的腰不小心扭到了,怕是没法招待您了。”
“要不……您先回去?等我家婆婆腰好了,肯定去您家找您聊天。”
她假装不知道将钱婶子的年龄拿出来说事,气的钱婶子脸青一块黑一块的。
若不是家里有不省心的逆子,谁乐意年老八十了还出去找活计干的。
【呦呵,大伯母平日里总想着跟家里头反着来,今个儿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她居然会帮着沈家说话辣?】
珞宝在屋里头听着大伯母跟钱奶奶说的话,觉得不可思议。
沈二伯母在灶屋内,离院门口最近,听见珞宝的心声,暗叫一声不好,连忙往门口去了。
生怕自家大嫂哪根筋搭错了,说出来啥不该说得话。
家财不外漏,若不是家里人口多,沈家也不会买这么多的年货。
这些都算是便宜的,跟后院突然多出来的那些比起来,才是小巫见大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