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也正是顾廷煜在襄阳侯府读书之后,让顾鹤更加觉得,他的身体如此虚弱,大概率真是因为血枯草。
按理说,此人既然已经来到此处读书,若真想喝药,完完全全能够在襄阳侯府直接熬煮啊!
毕竟堂堂一座侯府,又怎会差那一点点柴火钱与药钱呢?
然而,偏生这位小秦大娘子异常执拗,每回皆是吩咐人先在宁远侯府将药熬好,随后连带着炉子一同送过来,只为让顾廷煜能够饮下刚刚熬制完成、热气腾腾的汤药,半点也不觉得如此行事有何麻烦之处。
待顾廷煜喝完药后,那些人还要将炉子原封不动地带走,甚至连药渣都不曾留给顾鹤一星半点儿。
为此,顾鹤曾多次假借玩笑之语向顾廷煜暗示此事,笑言道:“这药方子呀,被你们藏得犹如稀世珍宝一般,不知情的人呐,恐怕还当它是什么价值连城之物哩!”
本想着顾廷煜听了这番话多少能有所察觉,未曾想,顾廷煜压根儿就没有领会其中深意。
反倒一个劲儿地夸赞起侯府大娘子来,直说她如何如何贤良淑德,对自己关怀备至,就连用药之事也从不假他人之手,皆是亲力亲为、精心安排。
顾廷煜这般言语,非但未能消除顾鹤心中的疑虑,反而使得他愈发狐疑起来。
可偏偏小秦大娘子的演技实在高超,不仅是顾廷煜,连芸娘与王大儒都被其表象所惑,真心实意地认为她是一位对继子无微不至的好母亲。
只是正当顾鹤打算找个机会,来尝试一下调查的时候,老侯爷在汴京的事情也已经办完。
他需要即刻按照诏命赶往永兴军路,去整备那里的军队防务。
王大儒知道离别艰难,便特意给放了几日假期,顾廷煜不用来这里上课,自然宁远侯府也不用再来送药。
好在这一回,宋夏已经基本停战,纵使有些摩擦,也不会影响到老侯爷这样在后方坐镇指挥的高层武将安全。
出发那日,晨光微露,顾鹤与芸娘早早起身,与匆匆赶来的平宁郡主一同,将老侯爷送至万胜门外。
风,轻轻吹拂着他们的衣袂,似乎也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
当然,随老侯爷出征的人也不少,还有十几位身经百战的宿将,以及从宣武军、虎翼军中精挑细选的万余兵马,用来充实西北防务。
也不光是芸娘对老侯爷的安全担心,老侯爷对于顾鹤跟芸娘,也同样有些不放心,即使是之前已经千叮万嘱过了。
此时也依旧不忘向平宁郡主细细叮嘱着,让她千万照看好继母、幼弟。
等到平宁郡主应下,他才放心的跨上马背,驾马离开。
望着老侯爷率领兵马渐渐远去的背影,芸娘的眼眶不禁泛红,泪光闪烁。
顾鹤的心中也是五味杂陈,他来到这个世界多年,早已经融入到了这个家庭之中。
第一次要与亲人分别如此长的时间,那份突如其来的离愁别绪,让他心中很不是滋味。
回到侯府后,平宁郡主始终陪伴在芸娘身旁,一路上轻声细语,温言安抚,试图驱散她心中的伤感。
而没过多久,小秦大娘子也匆匆赶来,她一开口,便是体贴宽慰,还借用了自己当年送顾偃开远行出征的亲身经历,让芸娘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慰藉。
若不是顾鹤和平宁郡主还在旁边,顾鹤都忍不住觉得,再被小秦大娘子这么一番忽悠,芸娘和她恐怕能当场义结金兰。
而今日小秦大娘子的到来,还带来了一个让顾鹤没有想到的变化。
她不再让药房从宁远侯府送药过来,而是直接将药方给了出来,还附带了一个经验丰富的老丫鬟,帮忙熬煮汤药。
也不知道是不是,经过了这段时间的折腾,她也觉察到了一丝不对,这药送的有些太过刻意了。
又或者是觉得以后还有机会,还是顾廷煜根基已伤,可以来缓一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