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桐和徐巧刚踏入衙门大堂,就发现堂下稀稀拉拉只站了陶老和一班衙役。
他踮起脚尖在人群里张望,愣是没找到赵德柱和万科的身影。
\"赵德柱他们人呢?\"他扯了扯官服领子,小声问道。
陶老捋着胡子:\"估摸着还在睡觉呢。\"
周桐一听,顿时气得牙痒痒。他撸起袖子就要往外冲:\"好啊,我寅时就起来挨揍,他们倒睡得香!\"
陶老连忙拽住他的衣袖:\"小周,别别别!\"
老人压低声音道,\"赵教头他们本是守军编制,按律本就不必来县衙点卯。
如今能来帮忙已是擅离职守,您再这么\"
\"哎呀陶老~\"
周桐突然换了副面孔,笑嘻嘻地凑近,\"这不是缺人手嘛~您看春耕在即,更何况那句话怎么说的,叫——天高\"
陶老吓得手里的竹杖差点戳到他鼻子:\"胡闹!朝廷法度岂能儿戏!\"
周桐撇撇嘴,正要再争辩,忽然感觉衣袖被人轻轻扯了扯。
徐巧冲他摇摇头,小声道:\"桐哥哥,陶老说得在理。\"
\"好吧好吧~\"
他不情不愿地整了整官服,悻悻地坐回椅子上,他转头对徐巧抱怨,\"巧儿你看,这县令当得也太憋屈了。\"
徐巧正在整理文书,闻言抬头笑道:\"你要真羡慕赵教头他们,不如\"
\"不如什么?\"周桐好奇地凑过去。
\"不如今晚早点睡,明日让他们也寅时起来陪你练功?\"
徐巧说完,自己先忍不住笑出了声。
堂下众人也跟着哄笑起来。
周桐佯装恼怒地瞪了徐巧一眼,却见姑娘冲他俏皮地吐了吐舌头,顿时什么脾气都没了。
\"好了好了,反正都是熟人了,就不点卯了,说正事,咱们早干早结束。\"
他清了清嗓子,\"陶老,今日梯田那边安排得如何了?\"
陶老从袖中掏出一卷竹简:\"分了三班人马。第一班继续开垦新田,第二班负责引水灌溉,第三班\"
周桐一边听一边点头,忽然发现徐巧正偷偷揉着右手手腕。
他不动声色地挪过去,借着案桌的遮掩,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疼?\"他低声问道。
徐巧摇摇头,小声道:\"就是这几日抄写文书多了些\"
他轻轻揉着徐巧的手腕,眼中满是心疼。
等陶明说完,他对陶明说道:\"陶老,这样安排可行,但人员调配还得再仔细些,包括休息时间也是。
现在人手紧缺,您也别太劳累了。等春耕忙完,我就去周边县里调些人手来。\"
毕竟沈渊可是说了,让他管理周围的几个县。
等等
周围的县
说到这里,他突然一愣,像是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
他挠了挠头,小声嘀咕:\"清平县应该不归我管吧?\"
想到自己带着一堆村民把人家地主家的地砖都撬回来了,不由得有些心虚,\"等会儿得把任命文书翻出来看看\"
陶明闻言哈哈大笑,竹杖在地上敲得咚咚响:\"小周啊小周,你这官当得可真是\"
\"陶老您就别说我了,\"周桐赶紧转移话题,\"等忙完这阵子,我一定给您盖间学堂,让您好好过过日子。\"
\"那老朽可就等着了。\"陶明捋着胡子,眼中闪着期待的光芒。
众人商议完毕,各自领命而去。周桐拉着徐巧的手说:\"我去军营叫赵德柱他们起来干活,过会儿来接你。\"
徐巧乖巧地点点头:\"那我回屋子绣会儿花。\"
\"手都疼了还绣?\"周桐皱眉。
\"那我也没事做呀\"
徐巧撅起嘴,小声抱怨,\"某人还不让我跟着去\"
周桐帮她揉着手:\"这不是想让你好好休息嘛。\"
突然,他眼睛一亮,露出狡黠的笑容,\"巧儿,你文采这么好,我出个对子考考你如何?\"
\"什么对子?\"徐巧顿时来了兴趣。
\"若是我回来前你能对出来,\"周桐竖起两根手指,\"我就答应你两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