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京城城门,马车辘辘朝着桃城的方向前行。不多时,便到了城外藏器械的小林子,早有事先安排好的人等在那儿,将藏着的东西又一一拿了回来,妥善安置在马车底部。
马车重新启程,周桐悬着的心终于是放了下来,他靠在车厢壁上,长舒一口气,暗自庆幸。
还好还好,没有什么小说里的波折剧情冒出来。
这一趟京城之行,诸多事宜纷至沓来,转眼间又与欧阳羽、赵宇分别,各自奔赴前程,当真让人有些应接不暇,感慨万千。
他转头看向身旁正回头望着长阳方向的徐巧,见她眼神中透着些怅惘与不舍,便轻轻抱了抱她,打趣道:“小县令夫人,在想什么呢?”这一声呼唤,瞬间将徐巧飘远的思绪给拽了回来。
徐巧回过神,微微摇头,轻声说:“我也不知道,就是心里乱糟糟的,好像有很多事,可又具体想不到是什么。”
周桐温柔地笑了笑,伸手理了理她有些凌乱的发丝,轻声安抚:“别想那么多啦,费神。来,闻闻我身上还有没有酒味?”
徐巧凑近他,仔细嗅了嗅,浅笑道:“没有了,不过你下次可不许喝那么多酒了,昨晚都醉成那样,吓死我了。”虽是责怪的话语,但眼神里满是关怀。
周桐一把将她抱在腿上,笑着讨饶:“知道啦,这不有你在我才放心大胆地喝嘛,下次肯定不敢了,要是我不听话,你就直接掐我。”说罢,还作势把脖子往她跟前凑了凑。
徐巧“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抬手轻轻打了他一下:“就会贫嘴。”
两人这般打情骂俏了一会儿,徐巧昨晚本就守了周桐一夜未眠,此刻倦意袭来,上下眼皮直打架。
周桐瞧出她的困意,忙把她抱在怀里,调整了个舒服的姿势,让她能好好睡一会儿,还不忘叮嘱:“睡吧,这一路还长着呢,养足精神。”
天色渐晚,马车缓缓停下。周桐见徐巧还睡得香甜,便小心翼翼地先把她抱到车厢里一处铺着柔软褥子的角落,这才轻手轻脚地下了马车。
车外,老王正和那两个愿意留下来的士兵聊得热火朝天。周桐走近一瞧,这两人他都熟得很,皆是桃城军营里的老兄弟了,一个叫万科,一个叫赵天明,他们都喊他老赵。
周桐笑着打趣:“聊什么呢,瞧你们这热乎劲儿,莫不是在京城看到哪个花阁的小娘子了?”
三人闻声,笑嘻嘻地转过头,万科率先开口抱怨:“县令大人好雅兴哦,这一路来就只顾着陪自家小娘子,兄弟们都快被您忘到脑后啦。”
周桐笑骂道:“好你个万科,敢编排我,小心回去让赵德柱给你们来一套‘爱的抱抱’,保管你们吃不消。”
众人哄笑一阵,周桐又看向他们,问道:“话说回来,你们俩怎么想着跟我回桃城了?”
老赵挠挠头,憨笑道:“俺在京城这地儿,咋都待不惯,还是咱桃城自在。”
万科眼珠子一转,接话道:“还能为啥,跟着县令大人您,那才有奔头啊!”说着还竖起大拇指晃了晃。
周桐被他逗乐,笑骂:“你这家伙,这马屁拍得,都快拍出花儿了,就你这机灵劲儿,不留在京城可惜咯。”老王和其他人笑得更大声了。
笑闹过后,他们便赶着马车前往前面的小镇。
寻了一处看着还算干净整洁的客栈,要了相邻的两间房。接着大伙分工,有的去打饭,有的负责将马车牵到后院安放妥当。周桐则回到马车,轻轻抱住熟睡的徐巧,稳步走进屋子,将她安置在床上。
没一会儿,店小二就把吃食送了过来。周桐瞧了瞧,都是些简单的面食,倒也合心意,在这赶路途中,能填饱肚子就行。
他想着等徐巧醒了,热乎着吃,胃里也能舒坦些。
周桐把徐巧轻柔地叫醒:“巧儿,醒醒,吃点东西啦,赶了一天路,肚子该饿了。”
徐巧睡眼惺忪地坐起身,揉了揉眼睛,待清醒了些,便和周桐一起走到外间桌旁。
看着桌上简单的面食,徐巧刚要动筷,突然像是想起什么,抬眼好奇地问周桐:“桐哥哥,朝廷封你做县令,怎么也没派人护送咱们回去?连个师爷都不派,这事儿办得也太潦草了吧?”
周桐满不在乎地耸耸肩:“这样不挺好的嘛,说不定啊,朝廷里压根没人愿意来咱这偏远小地儿。”
说着,还冲徐巧眨眨眼,打趣道:“怎么,比我这正主儿都着急上任啊,要不这师爷的活儿你来担当?”
徐巧一听,小嘴一撇,头一扭,故作生气:“哼,那我不管了,累死你才好。”
周桐赶忙凑过去,拉着她的衣袖晃了晃,赔笑道:“别呀,巧儿,来来来,是我错了,你好好跟我说说,要是有你帮我出谋划策,往后做事我心里可就更有底了。”
徐巧赌气道:“不说了,说了某人也不会听。”
周桐瞧她那模样,心里觉得可爱极了,眼珠一转,直接上手挠起徐巧的痒痒。
徐巧哪料到他这一招,先是一愣,随即“咯咯”笑个不停,身子左躲右闪,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双手在空中乱挥,想要抓住周桐的手阻止他,可哪里抓得住。
她笑得身子发软,直接往周桐怀里倒去,边笑边求饶:“我错了,饶了我吧,咯咯……”
周桐见好就收,一把搂住她,笑着说:“还敢不敢赌气啦?”
徐巧红着脸,轻轻捶了他一下:“就你会欺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