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都城——长阳。一队浩浩荡荡的人马从远处行驶过来。
慢慢靠近城门,还没进城就看出了这座都城的繁华。只见护城河里的水波光粼粼的。宽阔的河面上,有好多船来来往往,正运着从南到北的各种货物。河上有座白色石头砌的拱桥横在那儿,就像一道彩虹落在水面上,桥栏杆上刻着精美的图案,看着特别古朴雅致。
城门高高大大地立着,有好几丈高,特别有气势。那扇厚重的城门是用铁桦木做的,外面包了一层精致的铜皮,门上的铜钉整整齐齐地排着,在太阳下面闪着金光。城门楼子的屋檐翘起来,上面有雕刻和彩绘。城楼上,旗帜随风飘着,守城的士兵穿着鲜明的盔甲,站得笔直。手里拿着长戟,眼睛不停地四处警戒。
进了城门,一条宽宽的青石板路一直通到城里面。路面平平整整的,能好几辆马车一起走。路两边种着槐树和柳树,树枝和树叶长得很茂盛,像绿色的大伞一样遮着太阳,给走路的人带来一片阴凉。
顺着街走,房子密密麻麻地挨着。老百姓住的院子很深,青色的瓦片、白色的墙,在绿树的遮挡下,透着一股安静平和的气息。红漆的大门上有铜的门环,院子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时不时能听到里面传出来的笑声,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的。
街边的商铺里东西多得让人看不过来。药铺里飘着浓浓的药香,柜台上,人参、灵芝、鹿茸、枸杞这些珍贵的药材摆得整整齐齐。药师在里面忙活着,按照药方抓药。
酒楼和茶馆里全是人。酒旗在空中飘着,酒的香味到处都是。酒楼里面装修得很典雅,有雕花的栏杆和玉一样的台阶,桌椅摆放得规规矩矩。客人们一杯接一杯地喝酒,吃着好吃的菜,还划拳说笑。茶馆里,茶香慢慢飘散着,茶博士泡茶、倒茶的动作特别流畅,就像水在流动一样自然。喝茶的人围坐在一起,有的在聊诗论文,有的在商量生意上的事,都挺悠闲自在的。
花楼就在街边,彩色的绸子飘着,脂粉的香味直往鼻子里钻。这是那些当官的、有钱的公子哥每天必打卡的地方。
终于,马车在一处宏伟的建筑停了下来。这里正是长阳皇宫。
一个高大的人影正屹立在宫门外,身着华丽龙袍,身姿笔挺如松,深邃的眼眸中透着威严此人正是当今顺朝天子顺武帝沈渊。他早已率领一众侍从在宫门口静静等候,目光紧紧锁定那辆归来的马车。
马车缓缓停下。见瑶光公主从马车上款步而下,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宠溺的笑意,轻声说道:“乔儿,你可算平安归来了,朕心甚忧啊。”妥妥的女儿奴一个。
这一声乔儿,正是喊的瑶光公主——沈乔。
沈乔莲步轻移,身姿婀娜,行至沈渊身前,恭敬地微微福身行礼:“父皇,儿臣回来了,这一路的见识属实是令儿臣大开眼界。” 言罢,便与沈渊一同沿着汉白玉铺就的御道向宫内走去。
“哦?那实在是太好了,这次出行有没有学到什么呢?”沈渊笑着揉了揉沈乔的小脑袋。
“嗯,等入了宫见完母后,去莲池我细细跟父皇说。”沈乔朝着沈渊甜甜的笑了一下,这一下给沈渊的心都整化了。
“好好好,那我们先去见你母后。”随后他看向了另一边正跪地战战兢兢的和珅,脸色瞬间就不满起来,一脸不悦的说道:“和珅,你抖什么?”
跪地的和宝宝身子一抖,尼玛,这语气怎么这么熟悉,似乎是前几天才听到的。他赶忙将脑袋抬了起来,“应。。应当是回来的路上染上了些风寒。现在。。才身子有些不适,故而才微微颤抖,还望陛下恕罪。” 和珅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眼神中透着一丝惶恐与不安,却又努力在皇帝面前维持着镇定。
沈渊微微眯眼,审视着和珅,那目光仿佛能穿透他的灵魂。
“是这样啊。”他淡淡的说道,语气里听不出一丝丝喜怒哀乐。“那爱卿快些回去,等身子养好了,朕再好好犒劳一下爱卿。胡公公”旁边一个老宦官赶忙跪下。
“老奴在。”
“去太医院请温大夫上和府给和大人好好瞧一瞧身子。”
那老太监应了一声,便转身离去。
沈渊转头看向还跪在地上的和宝宝,摆了摆手说道:“先回去吧。”
和宝宝如蒙大赦,向沈渊磕头告辞,赶忙带着自己的几个亲信,上了马车,向远处离去。”
收回了目光,沈渊这才低下头,笑吟吟的看着沈乔:“乔儿,外面风大,我们快些进宫。”
“好”
沈渊牵着沈乔,向后宫走去,直至到了一座宫殿,上面写着‘玉华宫’三字,这便是沈乔的母亲——杨笑所住的地方。
杨笑,乃杨家嫡出长女。杨家在朝中虽非权势滔天的名门望族,却也底蕴深厚,世代为官,秉持清正之风,于朝堂之上颇有清誉。
杨笑自幼聪慧过人,才思敏捷,其才华之名亦在京城贵女圈中悄然传开。不仅如此,她还极具远见卓识,心怀天下,对时政局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常于闺阁之中与父兄探讨国家大事,所提观点往往切中要害,令父兄对其刮目相看,亦引得杨家对她寄予厚望,期望她能以自身才华为家族增光添彩,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与世间,走出一条独特且不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