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8章 前怕狼后怕虎
一吐为快的杜阿银忽想程方亭讲封旭四岁就能咬断狼咽喉,十五岁就敢在皇庭上斩杀权臣左明谦的狠人,而且封旭从十五岁到他二十二岁归隐邺州的七年间,不知道杀过多少人。
自己一吐为快是爽了,但把这主惹得恼羞成怒,那灭自己不是小菜一碟,杜阿银赶紧把责任都推到程方亭身上道:“那可是老程置疑你的。”
封旭才道:“奕宝见着你不再哭闹,这事肯定不假;想给齐大姑找个儿媳侍候她终老也是真,原由是我看见齐二叔一家对一个瞎眼老太婆各种算计,齐大姑家里那个小茹更可恶,偷齐大姑的银子就不是一次两次了,平时还对齐大姑呼来喝去,不高兴就是一通辱骂,又和齐贵勾勾搭搭,给齐大姑吃他们的剩饭剩菜,剩饭剩菜也罢了,还偏要放馊了才给她吃,齐大姑各种隐忍,从没跟两个出嫁的闺女诉过苦。”
杜阿银知道齐二叔一家和小菇不是好东西,却没曾想这般对齐大姑,却听封旭又道:“狼山跳崖的几位壮士,我用十倍的抚恤安抚其家人,大师兄的小奇托付给老程,我是很放心的,我不曾想到齐富家的老娘会是这般境遇,看见她特别喜欢你,还喜欢摸索到你去的地方等你,要知道东城和西城隔得可很远的,而你在杜家的日子又猪狗不如,王巧娘和你阿婆对你非打即骂。”
杜阿银呃了一声道:“你就想干脆让这两人抱团取暖。”
“在一起多少是个安慰吧,齐大姑的经历也不可能那般呆板,小茹很好办,我把她这些年贪齐大姑的银子都搜了出来,放回齐大姑藏银子的地方,然后把小茹给撵出了齐家;齐贵一家挺烦,所作所为又上升不到刑狱,连不孝都算不上,毕竟齐贵和齐天只是齐大姑的子侄,齐富刚战死的抚恤送来时,他们是想把齐天过继给齐大姑,为啥没成,齐大姑没讲过。”
杜阿银便道:“齐大姑眼瞎心又不瞎,自然明白过继齐天给她,就是为了谋她家财。”
“至于娶你当儿媳,确实也是齐大姑提的,仅管你在杜家的遭遇挺不堪,我那时还不太中意,我是想给齐大姑找个立得起的儿媳,但这种事都难两全,能立得起,那性子自然刚硬一些,对齐大姑也刚硬就比齐贵一家还头疼了,思来想去,还是如了齐大姑的意,最终娶了你。”
“其实婚事的事,你也说了假话。”
“我如何说了假话?”
“齐大姑手里的婚事与王巧娘手里的婚事是一式两份,一模一样的,你却说齐大姑手里的婚事被你改了姓名,那时,你肯定没想改过。”
封旭忽很神秘地问:“想知道真相?”“赶紧从实招来。”
“天机不可泄也。”封旭说完,杜阿银已然气恨地扑上来,“拿出来,拿出来,把婚书拿出来!”
“好了,好了,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该说的都说完了,还是说眼下之事。”
“眼下有何事?”
“为夫打乱了去中州的谋划,更多是出于安全考虑,为夫认为左明志不如其兄,万一这些只是他的表象呢,他实际上比他阿兄更精于算计呢?”
没要到婚书的杜阿银噘了噘嘴道:“你几时是这般前怕狼后怕虎的性子吧?”
“关乎娘子安危,为夫这次且前怕狼后怕虎一次吧。”
“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说是关乎我的安危,鬼知道到底是为何事!”“若娘子不信,为夫宁可放弃所有的谋划,就在邺州把奕宝养大再做打算。”
“那雍王把他的位置占了咋办?”
“那就只能打呗。”封旭云淡风清道。
“那真是苍生的一场浩劫,而且这样你也划不来,你直接把真正的奕宝送中州上位,比打雍王替真正的奕宝抢回皇位要少损失不少银钱,少折损不兵马。”杜阿银一听封旭要打,赶紧阻止道,“而且又得增加多少像齐大姑这样失去儿子的可怜母亲。”
封旭笑笑道:“这帐,我比娘子算得还清楚。”
杜阿银叹口气道:“眼下你不仅要平安地把真奕宝送到中州,还要保他顺利登位,最最难的是他登位后,你还得保他在虎狼环视的中州长大成人,直到可以执掌皇权。”
封旭没说话,却听到敲门声,听见门外小二说是送热水的,杜阿银便起身去开了门。
封旭给杜阿银兑了水,杜阿银简单地沐浴了一下,换了干净的衣裳才觉得舒服多了,也没那般焦虑了。
见杜阿银缓过来,封旭拍拍腿,杜阿银走过来,坐在封旭腿上道:“大热天,偏在挤在一起才舒服吗?”
“反正为夫觉得着舒服。”
“奕宝如何了?”
“几日不曾见着你了,你觉得呢?”
“那可咋办,没哭闹吧?”杜阿银一听齐奕有可能闹腾,心里就一紧,封旭揪了她的脸一下道,“看,看,看,提到奕宝这副揪心的样,咋没见你这般牵挂过为夫呢?”
“你多大的人了,奕宝多大,真是的,宝哭了许久吗?”
“为夫如何舍得让他哭许久,跟他悄悄讲了道理,尚能接受,不过提了条件。”
“提了何样的条件?”
“过几日你得回去瞧他。”
“那我回去瞧他,我俩不是白吵架了,连这出戏也不演给左明志他们瞧了?”
“为夫答应他认真写十篇字,背五首诗,就可以带他来瞧你,他答应了。”
“天,他才多大点,还认真写十篇字,背五首诗,亏你想得出来,你跟王母娘娘一样狠啊,生生弄条银河出来,不让我和宝儿相见哈。”
封旭乐了,杜阿银听封旭把齐奕忽悠住了,便放下心来道:“对了,我可没空盯着杜阿金,他别又去耍钱了啊。”
“放心,为夫着人盯着呢,再说老程也盯着他的,眼下看来是在跟着人学着做房屋牙郎,在你去的第一家,那个姓莫的那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