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少年,屡屡出了良策,为李世民分忧解疑,在文武百官面前,建立起皇帝的威严。
房玄龄作为当朝宰相,自是不安和怀疑。
于是,就有了刚才在林家的一幕。
此事房玄龄定然没有事先告知李世民。
甚至连杜如晦都不知情。
但二者却又都领会了。
想到这,长孙无忌默默打量殿内的君臣,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这个大唐终究让人着迷!
房玄龄拱手道:“陛下,经臣所见,那少年不似以星象之说蛊惑人心,怕是当真有几分把握……如今来看,该是要早做准备了!”
早做什么准备?堤防黄河水灾爆发、以及灾后安置处理的准备!
虽说事前已经下令,让河南、河北、河东的百姓迁移。
但谁都知道,旨意很可能有所不达。
所以,还是要做两手准备。
李世民见房玄龄都认可了林修,不禁欣慰,说道:“林修不是说过,现在可以先筹备粮食,防备水灾爆发后的饥荒和民灾。”
得遇林修,是朕的福气啊!
“陛下,这件事说来容易,可要做却难。”杜如晦摇头。
虽然经过前几次充盈,国库已经不再空虚,但也只能勉力支撑眼下的大局。
要想拨款去粮赈灾……还不够!
远远不够!长孙无忌思索道:“能不能让各地募捐……”
“不可能!”
房玄龄抬手打断,皱眉道:“此事不能张扬,眼下黄河水灾爆发的消息未经证实,如果传开,势必引起恐慌!”
长孙无忌不禁愣住了。
他倒没想到这一层。
林修前几次的事迹,已经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在他看来,林修说的一定没错!
但房玄龄说的却有道理。
关键就是如何在不惊动朝野的情况下,筹备到足够赈济数百万百姓所需的粮食。
李世民稍作沉吟,问道:“百骑去黄河两岸打探,可有消息传来?”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齐齐看向杜如晦。
无他,后者是大唐兵部尚书,百骑司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与兵部的职责有重合之意。
杜如晦摇头道:“暂未接收到消息,应是正在赶回的路上……”
话音未落。
殿外,百骑司的密谍求见。
君臣顿时神情一振。
真是瞌睡有人送来了枕头!
“宣!”
李世民眯眼。
……
百骑司的密谍进殿,正欲行礼,李世民大手一挥道:“免了,说说百骑司打探到的消息!”
闻言,长孙无忌、杜如晦和房玄龄都是紧紧盯住。事关河南、河北、河东近百万百姓,没人敢大意。
“陛下,臣到地方后,各县县令回报,河南、河北、河东三道,最近确实多有异常,接连几天如注的暴雨,黄河水位上涨,已经造成小范围的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