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连弩为了加强连发的性能,所以忽略了威力。
这也就导致它的射击距离很短。
而想要加强攻击距离,就必须要将诸葛连弩放大。
如此一来,一名士兵就无法进行操作,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机动性。
可若是不放大,那么射程跟威力就会大大减弱。
跟汉朝制式的大黄弩一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这就是诸葛连弩的优劣。
但是山林作战,则没有这些问题。
因为距离远了,就算你拿着大黄弩,也根本发挥不出威力。
至于原因,自然是会被树木给挡住。
所以,只有距离较近的时候,才能造成杀伤力。
而近战,正是诸葛连弩的强大之处。
十连发、甚至二十连发的弩箭,近战岂不是无敌?
只需要组建一支百人的诸葛连弩精锐,在两百盾兵的掩护下,就可以轻轻松松击败两三千山越贼兵。
若是组建五百连弩手,再配合千余盾兵相助。
那实力
哪怕是面对一两万的山越贼兵,也有一战之力。
更何况孙策麾下可是有足足八千大军。
只要连弩手足够多,覆灭严白虎并不是什么困难。
孙策可没有忘记,这山越乃是东吴的人口、兵员的一大来源。
一旦缺少兵卒了,就去征讨山越,然后就有新兵了。
这种事儿孙权不知道干了多少次。
“报!”
“启禀少将军,工匠完成了,请少将军前去检阅。”
就在孙策躺在榻上,脑海里想象着如何征讨山越的时候。
士兵突然跑了过来。
“好了?这么快!”
说完,孙策推开门,风风火火的朝着工匠那里跑去。
来到工匠这,看着桌子上的连弩零件,以及那一套完整的竹甲,孙策的脸上顿时浮现出浓烈的喜色。
竹甲是类似扎甲的造型,只有胸前以及腹部有甲片保护。
后背、肩膀、手臂、领口的位置都是裸露的。
而且竹片是缝合在麻布上面的,并非是皮革,加强了透气性以及排汗的功能。
如此一来,进入山林的时候,士兵就不会因为闷热而中暑。
而且竹片也可以对弓箭跟刀剑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
总体来说,跟普通的制式扎甲有不少类似的地方。
然后,孙策将目光放到了诸葛连弩身上。
拿起零件,快速的进行组装。
不到一分钟,一张宽半米有余,长接近七十公分连弩便拼接完成。
打开箭匣,将弩箭一根一根的填装完成。
做完这一切,孙策来到门口。
周围的一群工匠以及士兵都好奇的看着孙策手中的弩箭。
孙策将诸葛连弩放到胸口,用前胸抵住弩臂。
将连杆前推,连弩立刻处于可激发状态。
而后往下轻轻一压。
“咔哒”
“咻~!”
一根弩箭飞射而出,直接命中在柱子上。
孙策按捺住心中的兴奋,快速的进行填装、按压。
“咔哒~咔哒~咔哒~”
“咻咻咻~”
连续九根弩箭射出,全都稳稳的扎在二十多米外的木头柱子上。
箭头深入足足有二指有余。
这个力道,足以破开一层鳞甲,然后深入胸口的皮肉。
而在山林之中,不着铁甲,全都是皮甲跟竹甲。
只要距离控制在三四十米之内,足以轻轻松松的射杀山越贼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