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剧情中不一样,顾廷烨和他同父异母的哥哥并没有太多的交集。自然不会和他说什么私密的话。
加上他是太子伴读, 又是林如月的外甥,赵祯对他也是和颜悦色。他自然不会为了一个杨无端说话。
赵祯自然也不会让他年过五十再科举。
他还想让自己儿子手下的这些伴读赶紧有了功名,这样太子就有了班底。
而齐衡,这个孩子就是太乖巧了。长得好又听话,还很可能是他以后的妹夫。赵暄自然是多有照顾,知道对方的不足,赵暄就经常带着几个伴读去体验汴京城外普通百姓的生活。
甚至在林如月的默许下,在京畿附近受灾后太子也带着几人去过几次。
所以齐衡身上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少了很多。只是不知道他的文章有没有改变。
盛家,林噙霜虽然离开了,但王若弗的日子也不好过,虽然盛紘以最快的速度处理了王若弗外头放印子钱的事情,但毕竟雁过留痕,而且皇后已经知晓。这种刀悬在头上的感觉很是不好。
盛紘最是知道他们盛家在汴京这样的地方什么都不是。平日里他谨小慎微,宁可少做也不愿意出错。结果后宅大娘子给他爆了一个大雷。让他有把柄在外人的手上。
王若弗的官家权被盛紘剥夺,要是林噙霜不离开,那以她三品诰命夫人的身份自然是可以掌家的。可林噙霜走得干脆,她和墨兰在县主府不知道过得有多自在。她现在住的可是老太君住的院子,比林栖阁大了不知道多少。
墨兰也是第一次当家做主,虽然开始的时候手忙脚乱,但很快在宫里嬷嬷的帮助下,她就掌控了县主府。
这样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不需要讨好谁,不需要和谁比,她就是这里的主人。
要不是还有孝道要顾,墨兰一点都不想和盛家有瓜葛。
盛紘只能让老太太管家,可盛老太推说自己老了,将盛明兰推出来管家。
而没有林噙霜和王若弗的辖制,盛明兰很快就掌握了盛家的中馈,管理得井井有条。
林噙霜很快就知道了盛家的情况,“呵,没有想到我们和王若弗不过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老太太教导名丫头这么多东西。”
墨兰心里也是不好受,不过想到自己如今拥有的,她心情又平复下来。不管怎么说,她的一切都不是盛明兰可以比的。相差太大,她也没有太多的不平了。
“娘,如今我们有了更好的未来,就算六妹妹再努力也是比不了的。如今最难受的相比是大娘子和如兰,没有女儿这个敌人,我倒是要看看如兰会怎么对明兰这庶出的妹妹。”跳出盛家,她看得更加清楚了,以前三个姐妹她就是如兰和明兰的共同敌人。
因为有她,所以明兰在大娘子和如兰面前还算不错。
只是如今她跳出了盛家,明兰就是大娘子和如兰的利益争夺者了。盛家的资源就这些,嫡出之间,嫡出庶出之间,都在争夺。
王若弗确实是看明兰不顺眼,没有了林噙霜,她终于反应过来,老太太这是对明兰寄予厚望啊。对于有女儿的王若弗来说,明兰这样就是侵害了她女儿的资源,自然是很不满意。可惜她做错了事,被拿下了管家权,而且以她的脑子也不是盛老太的对手。
所以她和如兰就一直被老太太和明兰压制。
而盛长柏作为嫡子,他的资源是不会少的。所以对母亲和妹妹被压制的事情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只是他这辈子没有结交顾廷烨这个宁远侯嫡子,齐衡也没有到盛家读书,盛家如今也就是普普通通的京城小官人家。
会试结束,顾廷烨高中第三名,齐衡第十,放榜这一天贡院门口可是热闹得很。
平宁郡主和白琼都来看自己儿子的成绩的。
知道自己儿子中了之后,都很开心。
两人的关系不错,顾家和齐家有些亲戚关系,加上儿子都是太子伴读,于是各自恭喜了一番。
“哥哥,你中了。还是第三名。”顾欣怡看到自己哥哥的名次,高兴不已。
“哥哥,你这名次……”墨兰看着自家哥哥在最后第三名的名次,不知道该高兴哥哥中了还是该难过哥哥名次这么差。
“中了就好,中了就好。”倒是盛长枫自己觉得很满意,他回忆起临考试那段生不如死的日子。浑身冒冷汗。
盛家人也来了,盛如兰见到自己亲哥高中,名次还不低,得意地看了盛明兰一眼。不管盛明兰现在多得意,但她没有亲兄弟扶持,母亲说得对,她才是盛家嫡女。
盛明兰的目光却是被不远处的齐衡给吸引了。少年眉眼如画, 唇红齿白, 仿佛从水墨画中走出的谪仙人。
她听祖母说过汴京勋贵高门的一些事情。齐国公府是京城数得上号的勋贵门庭。平宁郡主膝下只有一子,名叫齐衡,是太子的伴读之一,也是未来的齐国公。
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们从来没有过交集,但只一眼盛明兰就觉得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她和这个少年的关系不应该是这样的。
“喂,六丫头,你在看什么呢。”如兰觉得这盛小六管家之后就端起了架子,心里不高兴。
“没什么,我只是看到了林小娘和四姐姐。”
“啊,哪里,还真的是他们,对,二哥哥也来考试了,中了吗,爹爹不是说二哥哥的文章火候还没有到。所以肯定没有考中吧。”
“中了,不过在倒数第三名。”
“啊,竟然中了,不过名次这么差,和大哥哥不能比。”如兰有些不快。
明兰没有说什么,盛长枫的仕途会怎么样,看的不是科举的成绩,也不是盛家的资源。而是看宫里那位皇后娘娘对他的看法。
科举重要,但科举的成绩并不十分重要。科举只是一块敲门砖。自古以来多的是文采极好的人在官场上却没有多少建树。
盛家不过小门小户,长辈的祖辈的恩泽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祖母那边已经和父亲商量好了,要给大哥哥找一门能够帮助他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