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学雅边嗑着瓜子,边往那处亭子而去。
此时亭子里的人,正聊的热火朝天,仅有个别人注意到这年轻的姑娘。
但看了两眼,因为不认识,也就没搭理。
“那茂名村打上来的那条鱼,可是老大了,听说都有好几十斤重呢?”
“我也听说了,我表姐家就在那个村,说是那家人,可是阔气的很,说是将鱼切了许多份,村里每家都分了些。”
“这样的大鱼,可是许久没见过了。估计是从上游水库跳出来的。”
“是啊,我年轻那会,可是逮过一条比那条鱼还大的”
曹学雅就这么听着这些大爷大妈们的闲聊、吹牛。
也是津津有味。
十分有市井气息。
她坐下来后,旁边的是一名看起来也就三十多岁的媳妇子,那人看到曹学雅,见她面生。
虽心有奇怪,但也没有搭理的心思。
但曹学雅知道自己的情况,自然是主动搭讪,同时将她随手拎着的瓜子袋子,递了过去。
那妇人见了,愣了愣。
倒也没客气。
两人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起来。
那媳妇见曹学雅年纪不大,但极会说话。
人又大方,倒渐渐热络起来。
曹学雅有心打探,很快就知道,这媳妇虽然嫁在镇上,但其实娘家是附近村里的。
且是有名的水产养殖大户。
听完后,心中一动,这才有些惊喜的自报家门。
“大姐,不瞒你说,我这趟出来,就是听说清河镇是有名的水产大镇,这才过来看看,若是有合适的,怎么的也得进些回去。
我家呀,可是开超市的,也卖一些水产品。”
那媳妇子听完后,眼睛顿时亮的惊人。
接着更是双手牵上曹学雅的手,肉眼可见的热情起来。
要知道,他们家虽说也是养殖大户,但因为清河镇,可是有许多家都是如此。
因此,卖出去的价格可是极低。
她娘家虽说不愁吃喝,那再想更多,那是枉然。
而且,她爸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汉子,不善言谈。
家中的弟弟,又是还小,顶不上用。
她又是外嫁女,有自己的小家,无法帮上太多,心中也是暗暗焦急不已。
毕竟,两个弟弟,已是渐渐长大,家中需要用钱的地方,那是多了去了。
若是还按照现在的状态,那娘家以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艰难。
这可不是她想看到的情况。
如今,这姑娘竟是有意从她家买些产品,可不是令她惊喜异常。
倒不是她第一次遇见来她家买东西的。
但那些最远的距离,也就是临近镇子,通常价格也都是压到很低。
利润实在是有些薄。
而且,因她娘家做养殖的,对这行,也是极为了解。
这么多年,他们家还算顺风顺水,没有遭遇到霉运。
否则,那日子可就过不下去了。
就比如她娘家村里一户人家,也是承包了鱼塘,连续两年,鱼塘里已长到快成熟的各类鱼类,就这么死了大半。
这么多年赚的钱,可是都亏里了不说,还欠了一屁股外债。
她听说后,也是唏嘘不已。
那家人的女儿,可是从小与她极为要好,如今娘家遭遇到这种情况,实在有些令人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