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学雅从这杂乱无章的氛围中感觉到了一种勃勃生机,她知道这时候的华国一切百废待兴,机会遍地都是,省城也是如此,一时情绪高昂。
站在马路边思虑半晌后,心情平复好后,就近找了一家招待所,这时候的招待所并不需要身份证,前台人员为她简单登记了个人信息,她提着自己的一个小包袱就入住了。
因这招待所是开在省医院附近,价格相对其他地域偏高,每晚三十块钱。
微微有些肉疼,虽心疼,但她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还是没有犹豫的就办理了入住手续。
进到房间后,她看了看房间摆设,简单的双人房,两张一米三的床,另外有独立的卫生间和洗手池,房间内摆了一张桌子、一张椅子,其他再无更多陈设。
放下行李后简单洗漱了一下,从空间里取了些灵乳喝下去,再吃了些之前放入空间的干粮,休息了10分钟左右,就出门去了。
上一世对医院附近并不是十分熟,但好歹有些印象,她记得那会儿她爸有两次情况十分危急,她和她妈将她爸也送到省人民医院来救治,但因为当时经济紧张,并不能支撑她爸长期住院,仅待了两三天后就回去了。
省医院名气大,就她所知道的医院西面是一所十分有名气的大学,不仅省内就是省外也是小有名气,医院西南边是一所初中,北面是一所省属大学。
她所住的招待所是靠近医院的西门,她走在这条在她看来有些简陋的马路上,三三两两的走着一些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九十年代的大学生,特别是重点大学,那可真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看着他们一张张朝气蓬勃、张扬自信的脸庞,心中虽有羡慕,但她知道明年她也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曹学雅就这么在这条街上漫无目的的闲逛了将近一个小时,她不仅看到了很多前途光明的大学生,更发觉了独属于九十年代的风貌、人情及商机。
看天色已渐渐暗下来,她随意走近了家小吃店,点了碗砂锅米线,吃到嘴里发现口味一般、配料也少,但按现在的水平来说已算不错。
她吃完后就回到了招待所里,回招待所后,曹学雅先是将自己从头到下、从里到外洗干净后,就坐在房间的唯一一张凳子上,从空间中拿出书本来继续开始复习。
复习到约莫晚上十点半后,打了个哈欠,合上书本就回到床上休息去了,第二天还有很多事情,她并不准备晚上学习到太晚。
第二日一大早,天还没亮,她就早早的起床。
她先是在招待所附近的一家早餐店买了省城当地特色早餐,带到了她爸病房中,她爸这次的病房仍是三人间,但这次幸运的被分到了靠近窗户边的位置,空间大,又宽敞,方便母女俩过来照顾她爸曹德明。
进到房间后,她发现爸妈也已起床,护士在她没来之前已通知她爸早上不要吃任何东西,待会儿直接推入检查室做身体机能的各项检查。
曹学雅倒是忘了这一茬,买的早餐只有她与她妈程丹琴两人吃,吃完后没多久,护士就将她爸推走了。
母女俩跟着一同来到了检查室,检查时间有些漫长,但没法只能耐心等待,曹学雅她爸这次入住的科室是骨科。
主治医生是一名年纪颇大的老大夫,他神情和蔼,昨日曹学雅虽匆匆见过一面,但对主治医生的印象却极好,就在母女俩等了将近四个小时,实在有些着急时,就见她爸曹德明躺在病床上被推了出来。
母女俩赶紧上前去查看曹德明的情况,发现他精神状态良好,看到母女俩还微微朝她们笑了笑,母女俩这时候也都如释重负的放下了心来。
曹学雅让她妈陪着护士将她爸推入病房,自己则只身来到了医生办公室,主治医生这会儿也刚刚回到座位,看到一个小姑娘进来,约莫记得这是新转入的病人家属,故而抬头微笑的望着她,连忙做了自我介绍:
“你好,医生,我是10号病床的曹德明女儿,我有问题想要咨询您。”
医生笑着点点头,开口道:
“新转来的,是吧?问吧。”
她怕耽误医生的宝贵时间,抓紧时间,赶紧回道:
“我爸刚刚已经检查完了,推到病房,不知这个检查报告什么时候能出来。”
医生略略思考了几秒,这才回道:
“报告预计明日上午能出来,你们先安心住下来,有任何情况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们。”
医生知道曹德明的情况有些不好,且看到陪同曹德明住院的是他的妻子与女儿,并没有其他男性家属。
医生低头沉吟片刻,还是多提了两句:
“曹德明的情况,据我了解,虽开始有些不好,但恢复状况还不错,具体的结果,还要等检查报告出来。”
听到他如此说,心中略微放下了心。
她知道她爸现如今的良好状况,也是她每日给她爸喂灵乳的结果,否则按照上一世绝不可能出现现在这种情况。
听到医生如此说,忙连声道谢,医生摆了摆手不再理会,低头继续看报告。
她知道医生繁忙,也没再多做打扰,就出了办公室,回到病房。
中午时分,她爸已能正常进食,一家三口在病床旁吃了午饭后,曹学雅让她爸妈都休息会,她则离开了医院。
今日下午她爸并没有治疗活动,她已和她爸妈说好,下午她要出去,且晚上也不过来吃饭,回来后直接去招待所休息,明日一早再过来。
夫妻俩虽然对女儿这刚来省城就频繁的外出有些不放心,但到底女儿大了,且知道现在她做事还有分寸,不必太过担忧。
无法,只能让女儿多注意多小心,遇到问题尽快来医院告知他们。
出了医院后,倒是没做任何耽搁,直接坐了公交车来到了省城西边一个叫余家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