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学雅将随身携带的分家文件上分别有大队盖章、她爷奶的签字与手印以及她妈的签字拿给他爸看。
曹德明拿着这分家文件,心绪难平,再怎么说这么多年的付出最后竟落在了这么一张薄薄的纸上,不禁心中悲凉无比。
感慨这多年的付出,不知值不值,但既已发生无法追回,只能过好当下和未来,不让妻子和女儿为自己担心更多。
她们都在努力撑起这个家,而他更不能让她们母女失望,他虽现在无法起床,但他相信她们母女还是把他当做这个家的支柱,他就是知道。
拿到分家文件的一瞬间,曹德明想了很多,又仿佛没想什么,心中好似有一口郁气,缓缓的吐了出来。
从今以后他们三口之家哪怕吃糠喝稀,也都是为自己而活。
曹学雅一直关注着她爸的情绪,特别是拿到那张分家文件后,她仿佛感觉到她爸情绪波动很大,但没多久又慢慢冷静下来。
从眼神与表情中可以看出她爸并没有太多的失望或意外,甚至从她爸的神情流露中看出一种解脱,可能她爸内心深处也有种终于放下对老曹家付出的执念。
毕竟她爸是个聪明人。
这么多年,他也不是没有想过,毕竟这么一大家子就这么生活在一处。
村里人偶尔提起,也是非议居多。
她很开心,她看出来她爸虽一时有些伤心、难过、寒心,但此时此刻她爸更看重的是她妈和她这个女儿。
对她来说这就够了,这就很好,从今往后有任何困难,只要她们一家三口齐心协力,她相信她们一定能够克服种种困难,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妈妈程丹琴也看出来,她爸并没有如她想象中难以接受,心情也开心很多。
让她妈陪她爸说会儿话,她去食堂买晚饭回来解决一家三口的五脏庙。
走出病房后,口袋里揣着今天下午分家所得的1600块钱,这钱是她妈刚刚给她的,她将这卷钱不动声色的放入了空间中。
走入医院食堂,她发现食堂中的饭菜仍有不少,她简单的打了三份菜、两份饭,就回去了。
回到病房后,一家三口吃了顿分家后的第一份晚餐。
吃完饭后,曹德明的心情已恢复七七八八,反而有一种经受重大打击后再次重新出发的释然感。
这点让她尤为开心,夫妻俩知道第二天下午曹学雅就将回校继续上课,催促她赶紧回去,早点休息,第二日精神饱满的去学校上学。
临走时,和她妈说了下第二天上午的安排,等事情确认好后,她再下午回校。
如果不是女儿提起,这几天发生太多事,程丹琴早将此事给忘了,她不由欣慰的看着女儿,不由自主的发出感叹:
“我家雅雅真是长大了,能帮爸妈分忧了。”
曹德明也是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一直面带微笑的看着女儿曹学雅和妻子程丹琴,他知道无论他变成什么样、遭遇到什么,始终对他不离不弃的只有妻子和女儿,从这次发生车祸后,他就有清晰而明确的认知。
对曹德明来讲这就够了。
曹学雅在父母的不断催促声中收拾好东西就准备回老曹家。
从医院出来时天色已不早,为安全起见,她一路疾行快步往前走,终于在天黑之前回到了曹家老宅。
推门进入院子中,发现院子空荡荡,堂屋灯光大亮,知道这是那家人都聚在堂屋,不知是吃饭还是聊天。
已经分家了,她并不准备再使用老曹家的锅灶,她从院子中压了一些井水,简单洗漱,就坐回写字桌旁继续认真复习。
通过这两天的学习,她已将初中的全部课程复习完一轮,以她现在的记忆力复习一遍后,对课文中所讲述到的内容可以记忆的七七八八,但为保险起见,曹学雅决定将所有的初中课本再复习一遍,夯实基础。
时间就在她的认真复习中来到了晚上十点,看看时间,曹学雅结束复习上床休息,她明天还有其她事需要处理,并不打算学习到太晚,影响睡眠。
第二天一早,曹学雅早早的起床,洗漱后快速走出曹家院子,一路直行到医院旁,她首先在小巷子门口买了三口的早餐。
随后来到她爸的病房, 时间还早,但她妈也已起床,昨日她回去时已跟她妈沟通过,今天一早她和她妈将再次前往药厂就她爸厂里所分配的房子的出售做进一步沟通。
她与她爸商量过这处房子,父女俩最终决定还是卖掉为好,且曹学雅心中已在考虑,若她爸的腿后期能够恢复,她也会尽量说服她爸,不要再回到厂里上班。
她知道她爸对他此次发生的车祸心中应隐隐有些猜测,或许她爸腿好后可能自己也未必想再回药厂上班。
一家三口吃完饭后,和她妈将她爸托付给医院护士就走出了病房。
随后两人来到她爸曹德明的主治医生办公室,准备向医生详细咨询她爸的病情,包括恢复情况、后期的治疗康复等。
她爸的主治医生是一个年近五十的中年人,因她爸入住医院仅是个县级医院,各方面设备条件有限,从主治医生的谈话中可知,在目前县医院的各种条件下,没办法就她爸的病情做最终的确认。
她建议最好带病人去省城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避免因耽误而造成终身遗憾。
对于这点,她是深有体会,她虽有空间,有把握在未来的某一日能帮助她爸重新站起来,但她还是希望能尽量缩短这个时间。
对她们家来说,不管是她爸的腿伤治疗,还是她爸因腿伤而造成的心理压抑,同样重要。
从医生办公室出来后,与她妈对视一眼,从眼神中发现彼此的态度一致,那就是无论如何都得继续给她爸治疗。
母女俩从医院大门出来时时间尚早,也没坐公交车就这么一路悠悠达达的来到了药厂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