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同朝是指某个朝代一连五任皇帝,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明成祖朱棣,他是四皇子,当皇帝之前,也是镇守北平的燕王。”周衍解释道。
在他看来,周隶的遭遇,等于是拿到了大明朝燕王朱棣的人生剧本。
只是两人的出身截然不同,却都面临着被削职夺权,四面楚歌的险境。
究竟该如何破局,就看个人选择了。
“大明皇帝还年轻,不懂为君之道,又赶上奸臣祸乱朝纲,导致削藩引发动乱,燕王朱棣被逼无奈,才奋起反击的……”
周衍娓娓道来,将燕王朱棣的事迹,告知周隶。
从大明朝开国,再到五龙同朝最后一任皇帝朱瞻基,由此不难发现,其中最关键的转折点,就是燕王朱棣。
那么从周隶的身上,明显能看出朱棣的影子。
只是不知道,他有没有奉天靖难,重整大夏的勇气和决心。
“我跟你讲这些,其实就是想让你找准自己的目标和立场,你想当朱棣,还是当阶下囚,不过在一念之间。”周衍补了一句。
周隶听得入神,回应道:“可……我是异姓王,就算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也不会让天下人信服的。”
周衍淡定道:“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李氏皇族也不过是管理者罢了,只要能治国兴邦,谁当皇帝都一样。”
一席话,引人深思。
胡道延静静地望着周衍,似乎从他身上看出一股王者之气。
“老三,你编故事的能耐真是一流,要不是掺和了咱家的遭遇,我都信了。”老二周坤没正形的笑道。
周衍毫不留情的回怼道:“你懂个屁!再说了,我们姓周的是大姓,往上数几代,也是响当当的王族出身。”
一听这话,周隶像是打通任督二脉般,激动地起身道:“对!我们乃是血脉纯正的周氏皇族后裔,我们不是要举兵谋反,而是重振周氏皇族威名!”
“然也!咱也不用改朝换代,直接沿袭华夏正统就行了,皇帝他们当得,咱们自然也行。”周衍感叹道。
“这他娘也行?”周坤一脸懵圈。
周衍则是满脸欣慰。
有个听劝的好老子,足以顶的上千军万马。
古有“刘必烈”,今有大周皇裔,一切都貌似顺理成章,挑不出什么毛病。
“太祖皇帝在上,臣誓要重现五龙同朝的辉煌。”
周隶对着牌位敬了一礼,转脸说道:“老胡,你随我来,我们商量商量怎么造……呸!怎么光复华夏正统。”
“呃……好吧。”
胡道延苦笑着答应。
临走前,他还不忘深深地看了眼周衍。
突然发现自己这个燕王麾下的头号智囊,似乎被“脑洞大开”的三公子遮住了锋芒。
同样是玩脑子,但周衍的格局更大,考虑的更加长远。
次日一早。
驿馆那边传来消息。
“啊?瓦剌使团不辞而别,前往金陵了?”
周隶获知消息,隐隐有些不安,吩咐道:“让胡先生来见我,等等,把衍儿也一并叫来。”
这一不大不小的变故,打乱了周隶的部署。
等到瓦剌使团抵达金陵后,女帝必然会督促周衍前去商议和亲事宜。
关键这一去,极有可能有去无回。
内堂。
“我们一是缺少粮草兵马,二是缺时间。这样吧,我一个人去金陵,跟皇帝周旋,顺便给你们当内应。”
周衍雷厉风行的说出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