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繁花将众人送走之后,自己仔细回想了几个孩子的表现,在心中暗暗思考着第三道考验的内容。
其实说实话,四个孩子李繁花都十分的喜欢,尤其是刘武家的刘莺,这孩子李繁花相处的久,知道孩子的品行。
也明白这娃子不是一时兴起,才想要学厨的,因此,刘莺便第一个进入了李繁花徒弟的名单。
再就是柱子,这娃天赋好,这是毋庸置疑,一个好的厨子,若是能拥有一个好的舌头,简直是锦上添花如虎添翼。
只是这娃子有点令人头痛,聪明过头,反倒有点容易逆反。
再就是葛芸和胡来起这俩娃,这俩娃刀工都十分的细腻,只是在调味和火候方面略差一些。
李繁花虽然说会公正评选,但是人心都是肉长,刘莺表现不错,又同李繁花相处时间最久,因此,私心里,李繁花是已经认定了刘莺做自己的徒弟的。
剩下的便在柱子,葛芸和胡来起这三人里面选了。
若是这三人都通过了考验,实在不行四个全收了,也不是不可以。
只是李繁花私心里希望不收太多,因为,他总觉得自己可能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教那么多的孩子。
但是李繁花又不希望耽误了几个孩子们的天赋。很是纠结,所以李繁花便在心中草拟着第三道考验的内容。
李繁花想了想,决定第三关考验一下孩子们的人品。
毕竟,人品是做人之根本,若一个孩子再有天赋,人品不行,从根上烂了,学的再好也没用。
很快,李繁花想好了考验的方式,四户人家一个一个的上门拜访了。
李繁花首先来了刘武家,刘武媳妇一见李繁花上门,便知道这是第三次考验来了。
于是连忙招呼着刘莺出门,“丫头,你繁花姐姐来了!快出来!”
刘莺一听见刘武媳妇叫他连忙出门来,对着李繁花甜甜的叫道:“繁花姐姐!”
李繁花拉过刘莺,轻轻摸了摸刘莺的头,然后说:“莺莺,以后若是跟我学徒的话,后头可累了,你怕吗?”
刘莺眼睛直视着李繁花,坚定地说:“我不怕!我想和姐姐一样,能做出一桌令人快乐的菜!希望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能吃上我亲手做的菜!”
李繁花欣慰的点了点头:“莺莺做饭有自己的目标,这是极好的,每个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自己的目标,才能向上做,才能做的越做越好!”
两人正在说话间,一阵敲门声响起,李繁花顿了下来,让刘莺去开门。
一位头发花白,穿着破烂的老爷爷拿着一只破破的碗,对刘莺道:“小姑娘行行好,可有什么好吃的,能给老头子我赏一点?”
刘莺见状,连忙对老头说:“爷爷,您等着!”随后连忙进了后厨,拿出了两个馒头。
“家里没有别的吃食,只有几个馒头,您先吃着!”
老头拿到了馒头,连忙道了几声谢,于是便走了。
李繁花见此情形,点了点头,又对刘莺说道,“这老头浑身脏不溜秋的,你不怕吗?”
刘莺摇了摇头,回答道:“这老爷爷年龄同我爷爷差不多大了,我只觉得他可怜,只是家中没有其他更好的饭菜,可以给他吃,不然我就多弄些菜给他了!”
李繁花瞧见刘莺眼神不是作假,于是便说道:“有同情心是好事,能共情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素养,莺莺明日里便到我铺子里来跟我学徒吧!”
刘莺听了李繁花的话,开心的转头抱着刘武媳妇:“娘,你听见了吗!繁花姐姐说要教我学徒!我以后也能做一个像繁花姐姐那么厉害的人!”
刘武媳妇乐呵呵的,揉了揉刘莺的脑袋笑着说:“我们家莺莺最棒了。”
然后又看了看李繁花说:“繁花,你看什么时候方便,晚些时候我带莺莺到你家去拜师,行拜师礼。”
李繁花摆了摆手:“我还要去另外三家孩子家中看看,嫂嫂您先别急。明儿上我铺子报道的时候一起吧!”
刘武媳妇满脸笑容的对着李繁花说:“好嘞好嘞!”
说着,便将李繁花送出了门,在家中,准备起明日拜师用的东西。
李繁花出了刘武家门,便去了柱子家。
柱子娘一瞧见李繁花来了,连忙招呼柱子,快出门。
柱子听着母亲的叫唤,端着一盘花生米便走了出来。
李繁花见柱子正吃着花生米,便问道:“柱子,这花生米是谁做的呀?”
柱子一边回答,一边往嘴中丢了一粒花生米:“我娘做的!”
李繁花又问:“你可知这花生米你娘是怎么做的?”
柱子细细品味了一番说道:“简单!将花生米下锅炒熟之后撒上盐粒,再多翻炒几下就出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