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李建国便带上钱,找到了王富贵,签订了租赁协议。
西山百亩林地的使用权,落在李建国手上,将来租约到期,李建国拥有优先续约权力,盖上村部大红章。
李建国又拜托王富贵,村子里召集一批人帮忙打理西山林地。
包吃包住每人每天十五块的工钱。
“你小子,是真发达了,每天工钱十五块,你,你中彩票了?”
王富贵看着桌上整整齐齐的两叠百元大钞,李家沟村成立至今,村部啥时候有过这么多钱呐。
连着数了好几遍,桌子下狠狠揪了两下大腿根子上的软肉,这才确定不是做梦。
“呵呵,我还有事,走了!”
李建国笑了笑,拎着蛇皮袋又出门了。
不过,李建国并没有去找老刘头,而是去了村子东边。
“二伯,桂芳婶子,在家吗?”
李建国进院子就喊,还没人回应自己,倒是一条拴着绳的大黄狗蹿了出来,冲李建国一阵狂吠。
“建国来了,快,快屋里坐。”
李有德披上外套,正要去玉米地里施肥。
一脚踢开大黄狗,将李建国领进屋。
“二伯,抽烟。”
李建国递了一根烟过去,跟王富贵、老刘头一个样,看见居然是红梅牌香烟,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建国,找我有啥事,你就直说吧,咱爷俩没必要遮遮掩掩的。”
李有德将烟夹在手上没舍得点燃。
李有德虽然生了两个女儿,用村里那帮人的话讲,就是绝户了,但李有德、吴桂芳老两口日子过得真挺好。
不到六十岁的年龄,打理着家里几亩良田,养着牛羊鸡鸭,换来的钱,都不用刻意攒着,刨开老两口吃喝,一年到头,粮食、鸡鸭猪,还能卖个三五千块钱。
不像家里几个儿子的家庭,儿子要结婚,聘礼几千块不说,还得摆酒席,结完婚生了孩子,又是一笔开销。
但即便如此,李有德夹着红梅香烟,没舍得抽。
“二伯,婶子不在家吗?”
李建国四处瞅了瞅,没瞧见吴桂芳身影。
“她啊,闲不住,天一亮就牵着牛出门了,你也知道夏天天热,一般早上放会牛,不然牛得中暑。”
“哦。”
李建国点点头,首先对昨天吴桂芳拿着鸡蛋和钱去看望孩子,表示感谢。
“谢个啥?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来,你也是李家少有的实诚孩子,刚分家,家里还有一个月母子要照顾,我这当叔叔的帮一把能咋地?”
李有德不以为然地摆摆手,老头儿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笑容。
“另外,我想请二伯帮我烧点砖,我想盖房子。”
李建国道出此行真实目的。
二伯李有德是村子里的能工巧匠,每年收了粮食,没啥活干的时候,会跟婶子去淤田里,挖泥巴,塑胚,烧成小青瓦,或者烧制成青砖。
乡下人很少有用到青砖的地方,但瓦用的很多,每年雨季来临之前,几乎家家户户都要上房翻新,免不了要换掉一批坏掉的瓦片。
不然,李有德两口子凭啥俩农民,供出一名初中生,一名高中生来?
80年代的高中生,比往后几十年的211大学生更吃香,当然,培养一名高中生也更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