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
灵堂里不仅一阵悲痛压抑,更是哭声连绵,即使不是哭灵的时候,也但见淑慧大长公主和永安大长公主哭的没停。
因太皇太后是皇上的祖母,在皇上与众妃嫔之上,还有一辈太后,等太妃以及辅国公叶布舒夫妇、辅国公韬塞夫妇、镇国将军常舒夫妇。
所以,哭灵女眷里便根据辈分排了三队,一队以仁宪太后为首,淑惠太妃次之,后跟着其他太妃和辅国公福晋等;又一队是以皇贵妃为首,贵妃次之,德宜惠荣等;中间便是以出嫁的公主郡主们一队,以淑慧大长公主为首,永安大长公主次之,和顺长公主,端敏长公主等在后。
先帝生了六女,只杨太嫔所出的二女活到了成年,并受封为和硕恭悫长公主,康熙六年嫁给了鳌拜的侄子,可惜这个侄子后来因鳌拜一事受牵连,并不得志,几年前便去了。只可惜红颜命薄,两年前,恭悫长公主也去了。
所以跟在大长公主身后的两位长公主并不是先帝的亲女儿,和顺长公主被先帝收为养女,代为皇室之女出嫁;端敏长公主也是当今皇上刚登基没多久嫁出去的皇室女,因着自己年轻,便也记在了先帝名下。
一天内要哭好多次灵,柒玥早已头昏眼花,只能在听着执礼太监高声唱道,“举哀”后,跟着前面的落贵人跪了下去,身后是无贵人,因着场景特殊,倒也没有撕扯起来。
面对不止不休的哭灵,肚子里的咕咕叫,柒玥才觉得则因姑姑是多英明的准备了点心,可惜她当时没心情享用,这时才越发难受。
柒玥心里对太皇太后的不舍,倒是只能在哭灵的时候,真心的表现出来,不是其他人般撒泼耍赖,干嚎无泪。
好在灵堂里,炭盆颇多,倒是暖意十足,不至于又饿又冷。
好不容易哭了三回,就熬到了午膳时分。就见皇贵妃和贵妃准备去扶太后的时候,乌拉庶妃已经快步冲到了太后身边。
乌拉庶妃扶着太后往休息的偏殿走去,皇贵妃和贵妃无奈的对视了一眼,由皇贵妃扶了太后另外一边,贵妃去扶淑慧大长公主,德妃自顾不暇,宜妃扶着淑慧大长公主的另外一边,惠妃和荣妃去扶了永安大长公主。
乌拉庶妃扶着太后的时候,太后不好在灵堂上纠缠,便没有吱声,到了偏殿坐下,太后的脸色已经是铁青,才发作起来。
“跪下!”太后摔了乌拉庶妃的搀扶,对着她呵斥。
“太后娘娘,嫔妾……”乌拉庶妃咬了咬牙还想说话,就见太后的眼神很是冰冷,便只能跪了下来。
太后和乌拉庶妃虽是姐妹二人,可如今已是婆媳,更何况两人差了近三十的岁数。
“规矩都不懂吗?需要你拔尖出挑吗?”太后不好直接说该来扶自己的是皇贵妃和贵妃,不然被贵妃扶了的淑慧大长公主就会面色难堪。
“好了,”淑慧大长公主喝了一口茶水,瞥了一眼过来,“何必上赶着这个时候训斥人?”
这屋子里也就她能说太后了,她与先帝同母同父,又是先帝长姐,自是比是先帝长姐但不同母的永安大长公主更体面。
“姐姐说的是,”太后淡淡的陪着小心,“哀家回头再训斥她,没的失了规矩,让人看笑话。”
好在这个偏殿里,除了两个大长公主,就都是太后太妃和皇上的妃嫔。
两位长公主及其他宗室公主郡主、福晋的已经被宫人迎去了另外一个偏殿里。
淑慧大长公主没再接话,太后便对着乌拉庶妃说道,“还不起来,站到你该站的地方去!”
“多谢太后娘娘。”乌拉庶妃只得起来,低着头走了几步,站到了香庶妃面前,这才偷偷的拿了帕子擦泪。
此时,除了太后和两位大长公主站着,其他太妃和妃嫔可都是站着的。
“太后娘娘,两位大长公主,御膳房的传膳人都来了,让臣妾服侍几位用膳吧?”皇贵妃轻轻开口打破了尴尬气氛。
“姐姐,你觉得呢?”太后没敢应了,转头问淑慧大长公主。
“嗯,传吧。”淑慧大长公主点了头。
皇贵妃松了口气,连忙招呼太妃们坐下后,便又安排了妃嫔们去屏风的另外一边坐下。
屏风的另外一边,宽敞一些,有三张圆桌。众妃嫔都累的厉害,也没人多事,按着位份坐了下来。
德妃捧着要生产的肚子,已经是累的满头大汗,可知道马虎不得,是以坐了下来,才得以长长的嘘了口气。
“为何德妃不向皇上请个恩赏呢?”柒玥听的旁边那桌,晴答应小声嘀咕着。
“知道布答应为什么生了三公主还是答应吗?”冬常在同在一桌,便反问了晴答应一句。
“冬常在你不是生了八阿哥也还是常在吗?”晴答应一点也不好奇的回了过去。
“你!”冬常在被晴答应这么一堵,也是差点气急,好在这些年她脾气内敛了许多,加上所在场合特殊,才没有发作开来。
“莫不是,布答应是因为仁孝皇后的大丧?”晴答应先没反应过来,后来算了一下三公主的年龄,一下子就想到了那一年的大丧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