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七年八月初七。
天色还未露白,在这个应该大多数人还在安睡的子夜,佟府依旧一片慌乱。下人们来来回回,一盆又一盆的热水送进东院,东院的厢房里也一盆又一盆的端出血水。
“到底还要多久?”佟国维在厢房外烦躁的走来走去,对着同样守着的管家发火,“去宫里请太医的小厮回来没?还不快派人去催一催!”
管家连连应是,却不敢说打发出去的小厮还没有回来。
“阿玛别急,”已经十岁的碧瑶倒是镇静,接过贴身侍女递过来的茶盏,端送到佟国维面前,“天还没有亮,这不早不晚的,估计也见不到太医,守门的太监怕是不敢扰了皇上。”
看了看天色,佟国维叹了口气,他知道碧瑶说的都是事实,然而听着厢房内传来的痛苦尖叫声,他还是心烦不已。
正好碧瑶递过来茶水,佟国维便接了过来,入口的清凉,好歹平息了心中的燥热,佟国维忍不住多喝了一口。
“碧瑶,你说,这次是弟弟呢,还是妹妹?” 佟国维看着碧瑶,想起了刚刚结束的选秀。碧瑶只十岁,这次没有参选,可是三年后,就得参选了。
也许,女儿入宫侍奉皇上,成为妃子是其他家族的期盼,但却不是他们佟家所想。虽然他们佟家也是因为女儿入宫为妃为后,而抬旗成为大家族,但骨子里还是不希望女儿进宫的,只因为他们对于五年前,慈和皇太后的死因,心知肚明。
“希望是妹妹吧。”碧瑶笑了笑,又想起前一日,在额娘肚子里还踢了额娘的妹妹或者弟弟,“不过,若是妹妹,那么妹妹的性子定是比隆科多还要皮上几分。”
妹妹?佟国维叹了口气,他倒是希望还是儿子,那样,他就可以不必一次又一次的将女儿送进宫里了。
在焦急中,厢房内终于传出了孩子的哭声,稳婆也高兴的开了门,冲着院子里的人报喜,“生了,生了,夫人生了。”
“是妹妹还是弟弟?”碧瑶激动的上前一步,“额娘呢?额娘怎么样了?”
“恭喜佟大人,恭喜大小姐,夫人生了个小姐。”
又是女儿?佟国维变了脸,他担心的事情,总是会来。佟国维沉着脸,打发管家去给稳婆打赏,也给夫人院子里服侍的下人打了赏。
抬头看了看天色,已经快要发白,该是要上朝的时间了。“碧瑶,你陪陪你额娘,阿玛要去上朝,待回来,再陪你额娘。”
“阿玛放心去吧,碧瑶陪着额娘一起等阿玛回来,倒是阿玛和额娘可要好好的给妹妹起个寓意好的名字。”
佟国维这才放心的离开,当然也不忘交代管家去后厨交代给夫人送去补汤。
乾清门。
康熙帝玄烨坐在龙椅上,听着下面的大臣们一个个的上书政事,而他只能点头算是听见,却还要问坐在自己左右下手的鳌拜和遏必隆。
当然了,遏必隆不像鳌拜,鳌拜的专治,已经影响了他的皇权,即使他已经亲了政。可是,他不急,也不怕,总有一天,他会牢牢的坐在这天下之上,没有谁,能替他去做决定,没有谁,能未经过他的允许,指点他的江山。
鳌拜,朕倒是要和你较量较量,终究是谁更胜一筹!
玄烨镇静的继续听着大臣和鳌拜之间的商讨,这时,他发现舅舅佟国维显然心事重重,又猛然想起,今日起身之时,太监来传,佟府来宫里请太医,莫不是舅舅府上出了什么事?
待早朝结束,玄烨让贴身太监去留下了佟国维。
不仅佟国维有些好奇,就是佟国纲也有些好奇,皇上可是向来跟他们不是很亲近的。但既然皇上召见,也不能拒了,在佟国纲的示意下,佟国维到底还是随着传话太监去了乾清宫。
佟国维刚准备跪拜,就被玄烨拦住了。
“舅舅不必多礼,”玄烨语气满是关心,“今日朝堂之上,朕见舅舅好像有心事,便颇为担心。”
心事?佟国维心里一惊,自己表现的很明显吗?皇上这都看出来了?见玄烨还继续盯着自己,佟国维心绪悠转,决定还是老实回答,毕竟自己派人来宫里请太医一事,终是瞒不住的。
“让皇上担心是臣的罪过,今日丑时,内子为臣生了个女儿,臣心里担心着她们母女,所以有些心不在焉。”
“哦,”玄烨一听,脸上不觉的带了笑容,“原来是舅母为朕生了一个表妹,那可是好事,是喜事啊!”
“是。”佟国维头低的更低了,好事吗?也许吧。
“来人,”玄烨高兴的吩咐道,“去将前几天太皇太后送来的那株人参拿来,朕要送去佟府,还有皇太后给的一些上等补品都拿来……”
玄烨的贴身太监陈青平应着吩咐,将许多补品都给摆放整齐,佟国维一见,虽然有些愣住,但还是谢了恩。
“臣多谢皇上赏赐。”
“舅舅不必客气,”玄烨连忙摆了摆手,“哦对了,小表妹的名字可有起了?”
“这……”佟国维更加惊讶了,他可没有想到皇上还会关心这事,“还没有,臣正准备下了朝回去的时候,再和内子好好琢磨呢。”
“还没有起啊,那让朕给小表妹起名字吧,”玄烨一听,兴致更高了,“朕记得舅舅家的大表妹叫碧瑶,这小表妹叫什么好呢?”玄烨在殿中一边踱着步子,一边想着。
佟国维张了张嘴巴,拒绝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那也算是抗旨吧?毕竟求着皇上赐名的太多,而他不能不识好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