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诸侯制郡县制 帝国朝野争鸣天下治式(2 / 2)

孙皓晖 / 著

第五小说网 https://www.di05.cc,最快更新 大秦帝国(精华版)(全5册)最新章节!

“臣遵诏。”叔孙通展开一卷,高声念诵起来,“臣等山东游士二百一十三人,启奏皇帝陛下:大乱初定,天下思治,流民思归。我等布衣游学之士,痛感天下失治之苦。为此,恳望皇帝陛下封建诸侯,我等愿各为良辅,使四方有治,使黔首有归。如此,则天下大幸也!”念诵完毕,叔孙通高声补充道,“民心即天心。士为天下根本,得士之心者得天下。臣赞同天下士子之议!”

“臣等赞同游士奏章!”博士席一片呼应。

“群小私心罢了,谈何天心天意?”文臣区突兀一句冷笑揶揄。

“何人之言,诛心乎!论政乎!”叔孙通高声顶了回来。

“老夫顿弱!答之足下。”

顿弱虽见苍老,精神依旧矍铄,离开侯爵座案站到了空阔处,破例地没有面对皇帝,却面对着沉沉座案区高声道:“诸位连同老夫在内,十有八九都曾是布衣之士游学列国。此战国之风也,入仕之道也,原本好事。然则,战国士风雄强坦荡,无论政见如何,所论皆发自本心。是故,合则留,不合则去。今日,二百一十三名士子论政上书,异口同声赞同封建诸侯,独无一人异议,岂非咄咄怪事乎!其间因由,不言自明。今六国皆灭,一班狗苟蝇营之士失却奔走依托,又自觉才具不堪为国家大用,于是乎,唯求天下诸侯多多,好谋一立身之地。人求立身生计,原本无可指责。不合此等人物,偏以玩弄天下大计为快,以民议天心为名,实谋一己之出路,诚非私哉!诸位且说,老夫之论,诛心耶?论政耶?”顿弱原本战国末期名家名士,桀骜不驯,当年以见秦王不拜而名闻天下。此时一片言论不做奏对,全然论战之词,一时大见风采,举殿入神沉寂,忘记了喝彩。

“不,不是诛心,也不是论政!”叔孙通红脸嚷嚷,引来一片笑声。

“此等野议,臣等以为不说也罢。”文臣席几人高声非议。

“是也是也,自请为诸侯辅臣,有私无公。”

一片纷纷嚷嚷中,周青臣、淳于越、叔孙通都愣怔了,博士席也一时默然了。

“老臣王绾有奏。”须发雪白的王绾终于不能坐视了。这班博士不着边际,不谙事理。王绾大为皱眉,自觉如此下去,只怕这个重大长策要被这些虚空宏论付诸流水。王绾决计亲自阐发,于是离座出班,直接面对着帝座,苍老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起来,无一言不实实在在。“陛下明察:方今诸侯初破,天下初定,复辟暗流,依旧涌动。大势论之,赵魏韩之地一旦有事,尚可就近靖乱。然则,燕齐楚三地,偏远难治,若有不测之乱,咸阳鞭长莫及。此际之险,与周灭商之初相类也。大秦欲安天下,当效法封建分治为上,分封皇帝诸子为封国诸侯,镇守偏远边陲,以安定天下。此,久远之计也,非一时之谋也。”

“老丞相差矣!”姚贾站了起来。

“上卿何见之有?”王绾淡淡回了一句。

“皇帝陛下,诸位大臣,”姚贾在空阔处,时而面对帝座,时而面对群臣,雄辩之风不下顿弱,“历经战国,天下大势已成两种治式:封建诸侯为一道,郡县统治为一道。今丞相持论根基,唯在地理之远近,平乱之难易。如此,姚贾敢问丞相:天下统一,一朝两治,政出多门,纷纭不定,图乱乎?图治乎?再则,天下治道若以地理远近、平乱难易而决断,易治者严,难治者宽,岂非纵容远政不法生乱?如此治道,公平何在!正道何在!”姚贾气势凌厉,所攻也确实皆在要害,群臣立感决战气息,大殿中一时肃然无声。

“上卿少安毋躁。”

王绾突然振作精神,侃侃直下:“老夫所言,因时因地施治也,天下正道也,非自老夫始也。在秦,自惠文王之世取巴蜀,以王族大臣直领巴蜀近百年,与封建诸侯何其相类也!昭襄王之世,有穰侯治陶地。当今皇帝之初,有王弟成蛟治太原。此其实也。以治道之论,则文信侯《吕氏春秋》有切实之论,非但主张众封建,更主张以地理远近,定封国大小:王者封建,地愈近而封国愈大,地愈远而封国愈小,故海上之地有十里诸侯也。凡此等等,皆因远近不同而施治,何由生乱乎!以目下情势,皇帝领赵魏韩三地,是为帝畿;燕齐楚三地,封建诸侯,实同天子一治,何由天下两治也!”王绾有理有据,有史有论,殿中形势又是一变。大臣们都流露出敬佩的神色,博士们更是奋然快慰。

“丞相论史,不足为证!”

年轻的蒙毅第一次挺身站立在殿堂论政了:“蒙毅职任长史,多闻国史典籍。丞相所言史实,不合比作封建诸侯。自孝公以下之历代秦王,虽时有王族子弟或重臣领于一方,然皆以国府郡县官吏施治;王族子弟与重臣之效用,俱在镇抚,以利推行法治;此等领治,赋税皆上缴国府,领治之地更无私兵私官,实乃郡县一治之特例,与封建诸侯大相径庭也。”

“吕氏之学,亦不合大道也!”

李斯站了起来。思忖情势,李斯觉得自己该说话了。李斯面对面地与王绾对立着道:“文信侯众封建之论,不合大道者二。其一,不合五百年来天下潮流。自春秋以至战国,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国变,君变,官变,民变,法变,最终酿得潮流大变。其间,诸子百家风起云涌,竞相探索治国之道,终归酿成变法大潮。变法者何?变国家也,变治道也,变生计也,变民众也。一言以蔽之,变天下文明蕴含也!千变万变,轴心在于治式之变。封建诸侯裂土分治,导致天下大战连绵,动荡不休。人心思治,人心思一,思的便是天下一统,思的便是一法施治,思的便是抛却封建。文信侯之时,天下归一之心尚在端倪,尚未聚成大潮,故文信侯未能洞察大势也!今日之天下,若果真行封建诸侯,无异于抛离天下民心,无异于再植裂土分治之根,弃华夏五百年之探索,重归老路焉!老丞相厚学明察,拘泥于一家之学而不审时势,何异刻舟求剑哉!”

“老夫愿闻其二。”王绾丝毫不为所动,冷冷一笑。

“其二,丞相所言,今日新朝情势几同于周之灭商,斯不以为然。”

“丞相所言大是!”博士坐席一片反对李斯之声。

“是与不是,且看史实。”李斯从容侃侃道,“其一,三代之时,天下未曾激荡生发,不知郡县制也,唯知封建制也。其时行封建,与其说遵奉王道,毋宁说别无选择也。是故,不足为亘古不变之依据。其二,周行诸侯制,前后所封王族与功臣千八百余国,可谓众封建矣!然则,周武王尸骨未寒,周室祸乱大生,发难者恰是王族管蔡诸侯,如此封建,谈何拱卫天子?谈何拱卫王室?周幽王镐京之乱,王族大诸侯晋鲁齐皆不敢救,若非老秦人弃置恩怨而千里勤王,何有洛阳周室之延续哉!更不说诸侯相互如仇雠,相互攻伐而不能禁止,以邻为壑而践踏民生……凡此等等,封建诸侯岂非天下祸根哉!”李斯一番话痛切肃杀,所言又无不是诸侯制要害,群臣神色又是一变。

“人非圣贤,事无万全。廷尉如此苛责圣王大道,夫复何言!”

王绾不屑地冷漠一笑,坐回了文臣首座,板着脸一句话不说了。

“臣,博士鲍白令之,敢请诸王子之见!”博士席突兀一声。

“臣等敢请诸王子奏对!”博士们一片呼应。

大臣们似觉唐突,又似乎对博士们此等颇具离间意味的动议大有怀疑,聚殿无一人附议。王子们则惴惴不安地望着帝座,纷纷低下了头去。

“愿说者便说,无须顾忌。”皇帝说话了。

“儿臣扶苏有奏。”

英挺的皇长子一站起来,群臣眼睛立即亮了。只见扶苏向帝座一躬,肃然正色道,“儿臣以为,大秦一统华夏,皆由将士鲜血而来,理当推行郡县,由国家统一治民,使民无私政之苦。扶苏纵为皇子,若求封国,行私政,国法安在?”

“好!”文武两大区,皆有人高声拍案赞叹。

“胡亥有奏!”一声清亮稚嫩的童音陡然荡开。

群臣大为惊讶,后排臣子们纷纷站起向前打量。皇帝不禁笑了:“你小子也敢有奏?好!有胆色,说。”皇帝话音落点,一个童稚话音在大殿中清亮地飞旋起来:“胡亥身为皇子,不求一己之利,唯愿天下大治!胡亥不做封国诸侯,只做大秦良臣!”

“彩——”聚殿无分政见,爆发出一阵轰然笑声。

“皇子童稚轻言,不足论长策!”鲍白令之昂昂然喊了一声,大臣们颇觉滑稽,又是一阵哄笑。正在此时,东区武臣席中王贲站了起来:“臣等有奏。”一句话落点,大殿立即肃静下来。谁都知道,如此重大的议政,拥有最高爵位的几位武臣至今还没有人说话。

“臣通武侯王贲,得武成侯王翦、九原侯蒙恬、陇西侯李信之托,代奏皇帝陛下:华夏边地之治,若阴山,若陇西,若辽东,若南海,尤须郡县一治。若行封建,华夏必失万里屏障也。周室之亡,亡在诸侯。诸侯之患,动乱之源也。大秦不行封建,动乱将大为减少。纵然六国旧世族图谋复辟,亦不致裹挟民众。其时,复辟世族孤立天下,我大秦六十万铁军何惧之有?此,臣等之奏对也,皇帝陛下明察。”

王贲的话语一如既往地平实,没有一句激昂之词,却使已经渐渐闷热起来的大殿如秋风扫过,顿见一片肃杀气息。大臣们顿时平静了,没有人想说话了。只有博士们惊愕地相互顾盼着,似乎不明白这个黝黑粗壮的蛮实将军何以竟能有如此威慑力。

“各方大要清楚,老臣敢请陛下决断。”王绾以为不需要再争了。

“敢请陛下决断!”举殿一声。

“好。”皇帝拍案,“旬日之内,朕以诏书说话。散朝。”

相关阅读: 徒儿别怕,师尊很强循规蹈矩能叫重生吗?光之国:我百特星人,专打高端局斗罗绝世:转生黯,成就秩序神王名柯之那一瓶新酒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我武大郎,单挑梁山很合理吧何人乱我道心为兄(重生)快穿之反派也想做个好人

相关推荐: 开局成为蜀山掌门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嫁给穷光蛋的姐姐成了豪门阔太边荒枭龙四合院:重生54年,邻居傻柱震惊!我的美女情人是京圈大小姐我就做点手工,却被国防部特聘了校草当我提款机,重生把他当球踢!废土拾荒,运气好点怎么了?穿成西游早逝大师姐:就是你欺负我家猴儿?我的游戏通异界穿越成小摊主!女友是大佬!躺平悄悄苟了前年,系统竟让我去当舔狗财阀小娇妻:叔,你要宠坏我了!大明风华网贷给主播刷礼物,他就一句宝宝?新婚夜,他前来抢夺我的心都市大妖医纯情男孩[三国]我,呼风唤雨西幻:四天赋起手,怎么输?拒当替身,改嫁绝嗣王爷杀疯了圣手大医仙一剑,一驴,一壶酒神医下山:我的五个绝美师姐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1 第五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简体版 · 繁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