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你们找郑则?
外出第十二天。下雪了。
周舟仰头看,上空有无数小白点落下,他眨眨眼睛,睫毛冰凉凉的,脸上像是有细小粒冰碴子戳在脸上,雪粒落进领口,激得周舟缩紧身体。
两人此时站在河岸边,郑则的棉衣婶子帮忙烤着,他们出来走走。
雪天了,村里的小孩儿还不觉得冷,他们像上次一样挨靠在一起,像一群吵闹的小鸭子好奇地观察两个面孔陌生的人,小孩儿不敢和长着胡子又高高大大的汉子搭话,偷偷盯了人几眼后又围住周舟,“哥哥,那个人找到东西了吗?他不去船上了吗?”
周舟蹲下来帮他们戴好帽子和护领,摇摇头,小声说:“没找到,我们明年春天再来找。”
“哦,明年春天我阿爹也去船上。”
“我阿爹也去!”小孩子们大声玩闹争执,很快又去玩了。
周舟看着他们跑远,这次出来没找到爹娘……他心里虽仍旧惊慌害怕,但愿意相信郑则说的,爹爹娘亲还在,他们好好活着,他期待和他们相聚那天。
“郑则。”周舟不敢再多想,转头看望着河面的郑则。
“棉衣应该烤干了,我们回家吧,走吧,我好想阿娘了。”
不知道阿爹阿娘在家好吗,月哥儿好吗,宁宁好吗,还有黑豆豌豆,它们长大了吗?
他很想家里的床,想家里的饭菜,总之很想回家。
郑则转头,见周舟抱着手臂蹲在地上,像只受冻的小鸡仔,他这才发现周舟戴了帽子却没有护颈,这次出门考虑不周,缺这少那,真是委屈周舟了。
他赶紧走过去把人拉起来,一起慢慢走回村里。
郑则回头看了一眼河对岸,他没有把心里不好的猜测告诉周舟。
外出这段日子周舟已十分煎熬,流泪的次数,比刚来家里时还要多,郑则不想他再伤心难过。
再者明年清明节再来白石滩,他们也要做好问不出消息的准备,种种考虑下,郑则选择先瞒着。
两人在村长家住了三四天,第一天在村里打听消息,第二天撑船去对岸查探,第三天休息烤浸湿的棉衣,临走时村长一家都来门口送,“明年清明节再来吧,左右不过三四个月的时间,到时定会有好消息。”
婶子装了几个馒头给他们带在路上吃,“孩子,拿着吧,不用给钱,明年见啊。”
村长家还在学说话的小孙子也说:“哥哥,明年,见。”
明年见。
郑则和周舟郑重谢过。
村长大儿子赶牛车送他们到附近镇上,雪天寒冷,郑则不敢让周舟冒雪赶路,他在镇上找到车行,花大价钱雇了一辆有车厢的马车,快马加鞭,用一天时间赶回响水村。
两人到家时天色已晚。
郑老爹裹紧衣服在家中四处检查落锁,他从篱笆空地绕到前院来,刚想把大门合上,门口传来马蹄声。
“阿娘!阿爹!”周舟大声喊道。
郑老爹欣喜应道:“哎哎,粥粥啊,回啦!”他赶紧把院门重新打开,走出去接两个孩子,又朝着堂屋喊:“蓉娘!蓉娘!孩子们回来了!”
郑大娘披着棉衣急急忙忙走出来:“粥粥?哎呦,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喊人进屋时她往外头多看了一眼,马车上再无其他人下来,郑大娘放下的心又高高提起。
郑家重新点灯,厨房灶中柴火燃烧。
车夫在他们家停留一晚,郑老爹领着人去篱笆空地停车,简单吃过东西后,车夫去小房间休息。
两位长辈有很多话要问,热切地坐在一旁看两人吃饭。
忽略郑则长出的满脸胡子,两位长辈一眼就瞧见了周舟吹红的脸,灯光昏暗,不知道他身形如何,眼下的疲倦却是掩盖不住的,周舟实在困顿,嘴里的东西还没咽下,坐着坐着都要后仰了。
郑大娘心疼,让他先回去睡觉,“明早起来阿娘做好吃的,去吧。”
等厨房郑则重新回桌前,还没等爹娘开口,他就先摇了摇头。没找到。
郑大娘和郑老爹都叹了口气。
郑则一边吃东西,一边细细将这十来天的经历讲给爹娘听。
“还以为遇到打家劫舍的,没想到人家把我们当贼了。”
“沿河岸继续走,一个村一个村问,都说没见过,没听说过。”
“他一开口就要哭,一开始爹娘名字哽咽得都讲不全,就怕听到人家说出不好的消息”
“马车是在白石滩河对岸坠下的,山崖凹陷处车厢窗格子树枝拦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