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狝。秋日晴空高远而湛蓝,原野一望无际,依稀可见远处山峦起伏。
场地间举办着戏射的活动,年轻的勋贵子弟或皇室成员们共分为“两朋”,参与者轮流射箭,按所中箭数计筹,最后统计在一起,筹数多的获胜。
天子与诸王、大臣们不参与进来,便在席座间观赏,有纱帐阻挡骄阳。
此刻场上战况显著,司徒冯犀之子冯子修率领的那一方明显不敌,倒令比赛失去了看头。
元隽行高坐在主位,忽然来了兴致,对席间的裴西遒道:“雁回,论箭术,放眼整个平城恐怕无有与你匹敌之人了罢,不如你也出场,替子修解决此危。”
裴西遒本想拒绝,余光却瞟到了昙璿王的坐席。轻纱随风飘扬,其后的窈窕之姿在听到了天子发话后,似乎感兴趣地往前探了几分。
“臣遵旨。”他离席行礼,应承了下来。
不多时,众人只见,裴西遒扬鞭纵马,单手拉着缰绳,持弓上场。
席间,雍羽嘴角挂着若有似无的微笑,探身前去,定定地观望他的身影。
在她身边,元无黎本是自顾自饮着酒,却因感受到了她的反常,碧眸眯起,也随着她的目光望向远处。
年轻的中郎将宽肩魁梧,蜂腰劲瘦,稳坐在飞驰的骏马之上。
他从箭囊中抽出一支羽箭,弯弓而发,正中靶心,不等众人欢呼,他又接连中了三箭,很快便将筹分积满。众人见此情形,纷纷抚掌叫好,场内外一时间都喧嚣热闹起来。
元无黎盯着这一切,脸上不见半分喜色。
他收回眼神,凝睇身边的雍羽——笑意明快,更显得妩媚动人,目光灼然。
她如忘形般凝注裴西遒,身子不自觉地向前探去,双手当胸合十;方才,在裴西遒连连中的之时,她甚至不加掩饰地拍手叫好,眼中全是关切。
“阿羽……”元无黎唤道。
她一顿,很缓慢地坐回了原处,笑容也从凝固变得浅淡了。
元无黎没有同她说些什么。
他与她,如今几乎是不说话的。私下里没有任何交涉,明面上,又仅仅是演戏而已。
裴西遒回到座席,元隽行正与几位老臣夸赞着他的英姿勃发。裴西遒只客套地谢道:“仰仗天子圣恩。”
元隽行看向他,突然提到:“雁回,你如今年岁也不小了,却还独身一人,可有考虑婚姻嫁娶之事?”
此话一出,裴西遒愣了一愣。对面,雍羽摆弄酒杯的手也僵了一僵。
“回禀陛下,臣一心为家国尽忠义,尚且没有娶亲的打算。”裴西遒起身离席,行礼道。
“这可不成,朕知你秉性纯良正直,心思全在家国大业之上,可人总得成家生子,也算是尽孝道。文昭皇后不在,朕作为你的姊夫,自然得替你张罗起这些大事。”
随后,元隽行便当着各路世家的面,将名门望族待字闺中的女眷全都提了一遍。
雍羽听着元隽行的话,知道他是想让裴西遒去与世家联姻,以此为他这位天子谋得最大的利益。
她心里发堵,又不太敢表现出来,就只拿小银叉不停地戳着盘中脍炙,戳出了好多洞,自己都不曾察觉。
直到听见裴西遒一一回绝的话音,听他很坚决地说自己不娶妻,甚至让元隽行有些下不来台。
她的心情才稍微好了一些。
……
午后,用过午膳,盛大的秋狝便要开始了。
天子与百官纵马入深林狩猎,声势浩大。这种事元无黎肯定无法参与,但元隽行偏偏将他叫到了秋狝的猎场,想来又是低劣的羞辱。
元无黎方才饮过太多酒,此刻身体不适,便由财宝推着轮椅,回帐内休息了。
雍羽带着赤金锭和小苌生,打算在树林间走走。她也不管小狐狸能否听懂,拉起她两只前爪就道:“锭啊,你今天可千万别乱跑,万一被谁当成猎物猎捕了,可就小命不保了。”
赤金锭不愧是一只颇具灵性的小狐狸,今日当真乖乖陪在雍羽身边,就跟在她脚边紧紧相随。
苌生来到昙璿王府有段时日了,对外的身份便是王府的养女。
她们漫步林间,没过多久便听得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越靠越近。不等雍羽回头,苌生先看到了马背上的人,开心地招了招手:“裴舅舅!”
雍羽嘴角不知不觉地翘了起来,抱着胳膊转回过身,望见来者,却又故意板起脸孔,一言不发。
裴西遒跃下马,背上还背着弓弩,应是原本与天子一同去狩猎,却又半途返了回来。
“莫往林子深处去了,”他牵马走来,对雍羽和苌生叮嘱着,“鱼龙混杂,地势你们也不熟悉,当心危险。”
他说这话时,有些忐忑地频频看向雍羽,似乎想不通她为何一脸的幽怨,故而变得小心翼翼。
这时,雍羽看到了不远处骑马走来的少年——太子元栩。
“太子,怎的不去狩猎?”她不理会裴西遒,亲切地望着那少年。
元栩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下了马,想开口叫她,却又好像不确定该怎么称呼她。
身份上,雍羽算是他大伯父的王妃,年龄上,他们其实不差多少岁,还不如河间王与杨妃的年岁差得大。
“舅舅,”小元栩走上前,“禧儿是来寻舅舅的,想拜托舅舅……教教我弓法。”
雍羽知道元栩的小名是禧儿。先前在城楼上听裴西遒讲述过许多他的事,其中就包括他的姐姐裴熙竹。当年裴熙竹难产血崩,弥留人世时,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愿这孩子,岁岁万禧,长乐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