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范穿着一身白衣,坐着小轿子,摇摇晃晃地来到了城南的临沧观。
他站在那儿,东张西望,仔细打量着四周的地形。
身边跟着的保镖,数来数去也就那么十几个人。
这时,有两个人走过来,说想要投降。
休范招手让他们过来,问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黄回走上前,假意说道:“我希望拥立休范为宋主。”
休范一听,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哦?当真?”
黄回接着说:“但有个条件,就是得让您签个信任协议,表示大家是一条心。”
休范心里乐开了花,连忙答应:“好啊!我马上派我的两个儿子,德宣和德嗣,去道成那儿当人质,这样他总能信了吧。”
说完,他就招呼两个儿子,让他们赶紧去道成的营地。
自己身边就留了黄回和张敬儿两个人伺候着。
他手下的那些亲信,像李桓、钟爽他们都说这事儿不靠谱,可休范就是听不进去。
他径直回到船上,往那儿一坐,就开始摆酒席,喝起酒来。
他把军队里的事儿,全都交给了前锋将杜黑骡去管。
这边休范喝得正高兴呢,那边他的两个儿子,德宣和德嗣,已经到了道成的营地。
他们哪知道,自己这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道成一看兄弟俩来了,心里冷笑一声,暗想:这休范还真是天真,以为派两个儿子来就能让我相信他?
他表面上装得挺客气,实际上心里早就盘算好了。
没过多久,道成就下令,把德宣和德嗣给斩了。
这事儿干得干净利落,外面一点风声都没漏。
黄回和张敬儿反过来撺掇着休范去江边游玩,一边游荡,一边喝酒。
到了傍晚,休范已经喝得醉醺醺的,但还是不停地要酒喝。
他身边的人,有的忙着去取酒,有的忙着去拿菜。
黄回瞅准了这个空当,用眼神示意张敬儿。
张敬儿心领神会,悄悄溜到休范身后,一把抽出他腰间的佩刀。
休范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不对劲,刚想回头看看是怎么回事,那刀锋已经闪电般地刺了过来。
只听休范一声惨叫,身子和脑袋就分了家。
休范身边的人都吓得四散而逃,张敬儿提着休范的脑袋,和黄回一起跳到岸上,骑着马飞快地奔回新亭去报功。
萧道成听到消息,高兴得不得了,立刻派队长陈灵宝去京城传信。
陈灵宝拿着休范的脑袋出了城,正巧碰上杜黑骡率领兵马攻过来,一时间过不去。
他没办法,只好把休范的脑袋扔进了水里,好不容易才溜进了京城。
他一到京城,就大喊大叫地说:“大坏蛋已经被干掉了!”
可是,满朝的文武大臣看着他空着手,没什么凭证,都不敢轻易相信。
不过,他们还是给萧道成加了个平南将军的头衔。
萧道成以为叛军没了头头,肯定会不战而溃。
于是就在射堂里检查军士,从容不迫地安排着事情。
没想到,这时候司空主簿萧惠朗竟然带着几十个敢死队员,猛地攻进了射堂。
萧道成一看,心里慌了神,连忙骑上马,指挥着兵马跟萧惠朗的人打起来。
“快,快上!别让他们冲进来!”萧道成一边喊着,一边挥舞着手中的兵器。
士兵们也都奋勇向前,跟萧惠朗的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战场上,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
萧惠朗的人虽然勇猛,但毕竟人数不多,渐渐地就有些支撑不住了。
“哼,想跟我斗,你们还差得远呢!”
萧道成一边打,一边得意地想。
经过一番激战,萧道成终于杀退了萧惠朗,保住了射堂,也保住了整个城垒。
原来,惠朗的姐姐是休范的妃子,所以她暗地里和叛军勾结,打算在城里做内应。
惠朗战败逃跑了。
这时候杜黑骡正带着兵马猛攻过来,势头猛得很。
多亏道成指挥士兵拼死抵抗,这才勉强撑得住。
从下午一直打到天亮,箭如雨下,石头乱飞。
天上又下起了大雨,战鼓和号角声都听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