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看着这一群英豪,心中充满了信心。
他知道,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
于是,众人便商议起接下来的计划来。
有的说要先攻打桓玄的老巢,有的说要先切断他的粮草供应,还有的说要先策反他的手下。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
刘裕听了大家的意见后,沉思片刻,说道:“兄弟们说得都有道理。
不过,咱们要先稳住阵脚,慢慢筹划。
不能急于求成,以免打草惊蛇。”
众人一听,都觉得刘裕说得有理。
于是,大家便按照刘裕的吩咐,各自去准备去了。
他们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会更加艰难,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就这样,刘裕和众义士们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
且说那徐州司马刁弘,闻听丹徒有变,心中甚是惊疑。
他赶忙召集了手下的文武官员,带着一众兵马,浩浩荡荡地来到了丹徒城下。
那刁弘骑在高头大马上,远远望去,只见城墙上人影绰绰,似是有备而来。
他心中暗自嘀咕:“这丹徒城中究竟发生了何事?莫非是有人谋反?”
正当刁弘心中疑惑不解之时,只见城墙上一人挺身而出,身着铠甲,手持长剑,威风凛凛。
那人正是刘裕,他站在城墙上,高声诈称道:“郭江州已拥护皇帝,在寻阳反正。
我等亦接密诏,欲除叛贼。
今日,桓玄之首级,当悬于大航之上示众。
诸君皆为大晋之臣,无故至此,究竟意欲何为?”
刁弘等人闻言,皆是一愣。
他们抬头望去,只见刘裕神色坚定,语气铿锵,不似作伪。
刁弘心中暗自思量:“这刘裕所言,莫非是真?
若真是皇帝密诏,我等岂不成了叛贼?”
他越想越觉得心虚,便赶忙下令撤兵而去。
恰在此时,只见远方尘土飞扬,一队人马快马加鞭赶来。
那队人马正是刘道规、孟昶等人从广陵带来的千余兵马。
他们一路疾驰,眨眼间便来到了城下。
刘裕见状,心中大喜。
他即刻命刘毅去追杀刁弘,务必将其擒获。
刘毅领命而去,带着一队人马追了出去。
不多时,便见刘毅归来复命,称已将刁弘击溃,其兵马四散而逃。
刘裕闻言,点了点头,心中稍安。
他随即又令刘毅修书一封,派周安穆持信进京,催促其兄刘迈起兵响应。
原来刘毅之兄刘迈留在建康为官,桓玄欲使其任竟陵太守,刘迈正欲收拾行李赴任。
且说那周安穆接了书信,心中明白此事关乎重大。
他不敢耽搁,赶忙骑马进京。
一路上,他心中忐忑不安,生怕计划泄露,祸及自身。
待他来到刘迈府中,将书信呈上,刘迈接过书信,看罢之后,却是犹豫不决。
刘迈心中暗自思量:“这起兵之事,非同小可。一旦失败,便是身家性命难保。
我若参与其中,岂不是将自己置于险地?”
他想来想去,难以决断。
周安穆见刘迈犹豫不决,心中焦急万分。
他恐计划泄露,祸及自身,便匆匆告辞而去。
连王元德、辛扈兴、童厚之等人亦未及告知。
刘迈思来想去,仍是难以决断。
他心想:“我若赴任竟陵太守,或许能避开这场风波。
待事态明朗之后,再做打算也不迟。”
于是,他决定半夜上船,先赴任以避祸。
然而,事有凑巧。
就在刘迈准备上船之际,忽接桓玄来信。
那信中问道:“北府人心如何?近日见刘裕,不知其所为。令卿一一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