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华娘子姓慕容,为慕容霜华是也。
她的父亲曾在大周做过官,后来因为得罪了上司,被构陷陷害,丢了官职,迫于无奈匆匆带她来了这羡阳城避祸。
少时,父亲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家境也渐难。
所幸她少年早慧,聪慧好学,十三、四岁便给城中的女郎做起了先生,总算有个谋生。
而眼下,她不过二十有二,在羡阳城中极为有名,人人称一声‘霜华娘子’。
在上一世,慕容霜华并未走选士的道路,在崔姒嫁给燕行川之前,她前来拜见崔姒,愿为崔姒驱使。
后来崔姒那么能耐,也少不了她的出谋划策。
最终,她也成为了三司六局的尚宫大人。
是为女相也。
崔姒今生不打算嫁予燕行川,正好燕行川今日前来‘考察取士’,于情于理,于公于私,都会为慕容霜华说话。
在场的众人敢骂慕容霜华,却不敢说崔氏女郎半分不是,被当头斥骂了一通,也只能憋着,不敢怒也不敢言。
再加上北燕王都开了口,说崔氏女郎说得对,更就不敢再吭声,只得认命往后退去。
慕容霜华抬头看向崔姒,向她点头拱手致谢,然后便安静地坐在那里。
任凭疾风吹、他人言,她自巍然不动。
崔姒眼中闪过赞赏,心中有些遗憾今生不能共事。
不过,也真心祝愿她前程似锦。
旁观者众人往后退开一丈远,也很快地安静下来,崔二爷命人给这百位文人学子送上笔墨纸砚,然后开始考试。
“今日北燕王取士,共有三题,第一题,颂王之功德,不论诗词歌赋,策论解析,皆可书之。
以一炷香为时限,一炷香之后,停笔收取,供北燕王与诸位先生评析,此题入围者,方可继续第二第三题作答。”
“请香。”
崔二爷接过一位先生手中接过一炷香,让人点燃,亲自插上香炉。
而后才回头同百名文人、学子道:“请诸位下笔。”
先前便已经开始磨墨沉思的文人学子便开始动笔书写。
崔二爷回到了座位,问燕行川:“您可要去往一旁暂歇片刻。”
“无妨。”燕行川抬眼看了看这羡阳书院。
青山绿树、雅舍书楼,随处可见的繁花点缀其间,将书院装点得清雅秀美,钟灵疏秀。
“也无需多久,正好今日春风正好,春光也好,坐在此处闲话赏春,也是一桩雅事,是不是,崔三郎?”
崔景还能怎么着,只能答‘是’了。
崔姒心道,春风正好,春光也好,只是你这个人不好,实在是碍事碍眼,叫人恨不得踹一脚,将你踹到沟里去。
今日春光好,沟里水也好,正好让你照照。
崔姒面上安静地坐着,心里却将燕行川反复骂了七八遍。
崔姒还算是坐得住,倒是崔长佑实在是有些忍不住了。
他频频将目光投向崔二爷,问他自己是不是可以溜了。
崔二爷抬起眼皮子看了他一眼,示意他老实点。
没办法,崔长佑只得手按桌面叹气。
真真是天灾人祸手气不顺,怎么刚刚一出门就遇见了这一尊大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