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林家嫂子不甘心,不过最终只能服从。
乖乖抱起布料走回老机子,暗自嘀咕下次要抢前面。
就这样,新的生产线彻底铺开,效率明显再次提升,手套帽子产量几近翻倍。
接连几天里,各途商人频繁进出,把货物堆上马车或者推车,走得无比畅快。
“文华,你这里出货太顺,等过些时日,大伙都来抢,就别哭缺了。”
王建国还在一旁呵呵起哄,觉得这样下去,他们腰包只会越发鼓囊。
叶文华淡淡点头,一手把玩还剩的零件,心里却更忙着思考下一步。
“保持优势不难,怕就怕被抄袭,咱技术本来就不算啥高端,改改就能模仿。”
他嘴里念叨过这话,不多加解释,只继续盯着厂里运转。
外面有青年大嗓门吼。
“谁看到那老李了,他要的手套成品在这,赶紧给他。”
角落又有人回应,“放在箱子里,别乱扔啊,记得在外面贴上编号。”
吵吵闹闹中,每个人仿佛被抛进大染缸,洗去各种杂念,只想多干多赚。
而叶文华时不时坐到自己的小桌前,把几张图纸再拿起来翻看。
看着那些简单的传动结构,他脑海里又冒出几个优化的点子,还没来得及实践。
“改进是需要成本,做不做,要先看看实际销量,别浪费了。”
一想到市面上需求尚未见顶,他又想再乘势增加产能,却还得考虑金属材料供应。
“唉,真要多用铁板,就要去镇外铁匠铺定制,可那里人家效率低,能供应多少。”
这个问题暂时没答案,他干脆先去巡查生产,让脑子缓一缓。
一道道指令在厂里回荡,妇女们和少年听得明白,也立刻照做。
让手头的各种成品不断成型。
针脚声形成洪流,一直卷到深夜,也没人想停下。
空中弥漫的,是一股金钱和忙碌交织的味道,把大屯村彻底浸透。
“嘿,继续冲吧,我们可不会嫌累,反正这样比种田强多了。”
一声带笑的调侃,在机器声中飘散,然后被更多敲打声淹没。
阴暗的树影投在校外老墙上,大伙对那个威胁他们的省城刘军毫无兴趣讨论。
毕竟现实的繁忙让他们无暇琢磨。
每个人靠着自己的双手,一点点把生活往上推。
比起以前啥也干不了,现在这种状态更让人亢奋。
“可以啊,再过两个时辰就能集齐一批货,明早又能让老周拉走了。”
“行,我这边也快,等一下就能把最后一道缝补完成。”
只见脚踏和半自动机子一起发力,“哒哒哒”的节奏快得叫人眩晕,却让人生出莫名的快感。
王建国在门外吹着夜风,笑得满脸通红,伸手揉了揉肩膀,自顾自嘀咕。
“这样干到底,一准能攒一堆钱,到时候再买多点材料,他娘 的真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