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 章 被逼婚
骄阳似火,李景乘坐的朱漆车架缓缓驶入,他神色略显疲惫,修长手指随意一勾,撩开了车帘,眼前阖府整齐相迎。
母亲刘氏被众人簇拥,她身旁,顾瑶身着一袭鹅黄色锦缎长裙,裙上绣着精致的海棠花,勾勒出她柔软的身段。只见这女子眉眼含情,美得夺目。另一侧,苏念慈神色温婉,静静站着,旁边的少女略显青涩。
李景定睛瞧去,忆起她大概是苏念慈的妹妹苏念真,年少时曾有过一面之缘,只是印象已有些模糊,如今看来,眉眼间倒是与苏念慈有几分相似,透着水乡女子独有的温柔。见这架势,李景心里明白,又是催婚,顿感头疼,看来今日又得费一番心思应付母亲了。
李景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下了马车。他的目光瞬间在黑压压、低垂着脑袋的人群中急切搜寻,他已经三天天没见王三娘了,满心都盼着能一眼看到她。然而,刘氏满脸笑意,脚步轻快地迎上来,一把拽住他的胳膊,热情说道:“我儿,可算回来了,一路上累坏了吧?” 李景还在下意识地往人群中探,却怎么也找不到王三娘的身影。无奈之下,他只能先俯身行了个大礼后道:“母亲,让您操心了。”
王三娘作为后厨人员,正站在最后一排,她双手交叉,恭敬地低着头,不敢表现得太过出挑,也正因如此,李景才没有见到她。
刘氏上上下下打量着他:“这趟差事办得可还顺利?”
李景微微点头:“一切顺利,母亲不必挂怀。”
顾瑶身姿摇曳,款步上前,声音娇柔:“国公爷,一路辛苦了。”
李景神色温和,礼貌回应:“顾小姐不必多礼,先进府吧。”
说完,他轻轻扶住母亲的胳膊,一同向前走去。刘氏眼角余光不着痕迹地扫了顾瑶一眼,顾瑶心领神会,乖巧地跟在后面,仪态优雅。
苏念真出身水乡,浑身透着小家碧玉的温婉与灵秀。此时,见顾瑶跟着那对母子离开,心里有些生气,忍不住狠狠地瞪了苏念慈一眼,苏念慈神色平静,只是轻轻拍了拍手,用眼神示意她稍安勿躁,莫要失了礼数。
一行人朝着刘氏居住的居所走去。刘氏边走边说:“乐儿,你外出公干这些日子,顾瑶天天来陪我。本来母亲心里整日挂念着你,可这丫头在旁边,倒是添了不少热闹。你可得好好谢谢人家,还有你嫂子的妹妹。”
说着,刘氏停下脚步,转身热情地招手,“念真,快过来啊,你们小时候见过的。”
念真迈着小碎步,略带羞涩地走到近前,对着李景福了福身:“国公爷。”只见她身着一袭月牙白春衫,衣袂飘飘,在阳光的映照下,清新秀丽。李景看着眼前情景,只觉脑袋发涨,娘亲这是要把所有女子都塞给他。
刘氏接着说:“念真要在咱们家多住些时日,我一直惦记着你,这丫头和顾瑶一左一右陪着我,母亲心里宽慰多了。”苏念真低着头,双颊泛起淡淡的红晕,一副乖巧害羞的模样。
刘氏又轻轻拍了拍李景的手,继续向前走,说道:“乐儿,你今天不忙吧?不如你带着她……”话还没说完,李景立刻打断:“母亲,我忙。”
刘氏一听,脸上闪过一丝不悦,:“忙忙忙,你就知道忙,难不成这偌大的燕国离了你就运转不了了?”
苏念慈见婆婆要发火,赶忙上前劝解:“婆母,您别生气。小叔一心为国,以国事为重,这是好事。等小叔忙完这阵,肯定会好好陪您的。这不还有我和顾姑娘、念真陪着您嘛。”
“是呀是呀。”顾瑶也连忙上前,脸上挂着甜美的笑容,声音软糯,“夫人,我们去分茶、吃点心,逗鹦鹉说话,多有意思。”刘氏轻拍了一下顾瑶的手,埋怨起媳妇来,
“念慈,你别什么都由着他。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乐儿眼瞅着就二十九了,也该成家立业,让我抱上孙子了。”
苏念真悄悄抬眼,打量了李景一眼,心里暗自惊叹,一点都不像二十九岁的人,虽说听嫂嫂提过他的模样,但此刻亲眼见到,他竟如十七八岁的俊美少年,身姿挺拔如松,眉眼俊朗深邃,只是身上那股上位者与生俱来的威严,让人在他面前不自觉地收敛言行,不敢有僭越。
“我要抱孙子!”刘氏此刻任性得像个孩子,拿着帕子抵在鼻尖,眼眶泛红,眼看就要落下泪来。一时间,众人都噤若寒蝉,不敢出声。
“我已经让富平在西郊东湖包下一艘画舫,你必须去,给我好好陪着顾瑶和念真,当然,其他几家的女眷也会来。听到了没有?”刘氏提高音量,语气中带着罕见的强硬。李景僵立在原地,双唇紧闭,一声不吭。
刘氏见李景这么倔强,心里委屈极了,带着哭腔苦劝:“乐儿,你这是要逼死为娘吗?还是你已经有了心上人?有也没关系,带回来给母亲看看啊。”
李景心里一阵烦躁,想到自己与心上人虽情投意合,可对方门第与自己悬殊巨大。为了能光明正大地娶她,他正与宰相江景和谋划对策。
见李景不说话,刘氏拿着帕子指着他,满心的心酸:“你既没有心上人,又不愿相看别的姑娘,你到底想让我怎么办啊?”
最后,李景无奈,语气放软,头还是微微扭着,带着点倔强说:“依母亲便是。”刘氏这才松了口气。
李景本来想回来与母亲小聚过后,就让云千找借口把三娘带过来听雨院,他一门心思只想着好好揉捏王三娘一番,在衡芜馆他身上的伤没好透,不好拿捏她,这几日,他已经感觉好多了,他可不想便宜她,一年没见,他要痛痛快快补回来,谁曾想一回来就要应付其他女子,心中顿时一阵憋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