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夜深,庭院里阒然无声,王成黛屋中还燃着点点烛火,摇曳着投落在楹窗上。
屋里,两人正在抵足夜话。
“这怎么行?你妹妹那个儿子是出了名被养废了的纨绔!仗着家中富裕连书都没读过几个,凭什么妄想娶我们筠筠?”
谢文彦忍无可忍,低声喝道。
“你小声些,我自然也是一口回绝了的,可你知道她都说了什么?”
王成黛也是眉头紧锁,回想起当时场景气的脸都白了。
她那个妹妹王如云自嫁给了乡绅后穿戴十分气派,晌午摇着团扇对她抬着下巴说:“姐姐好好想想,这可是我们宋家抬举了她,她一个被丞相府赶出来的丫头还能有什么好的亲事?还不如嫁给她表哥,以后能享享清福。”
“这都是茂儿主动来央我的,他说还没见过丞相府出来的女子是什么样子呢,要不是他感兴趣,姐姐觉得这么好的事能落到你头上吗?”
王成黛气的放下贺礼就回了槐清巷。
这会谢文彦听了这话也是气的吹胡子瞪眼。
王如云命好,嫁到了富绅宋家,生了个儿子名叫宋茂,是个十足不成器的纨绔。
王成黛那间酒肆最初经营起来的时候还是有一部分受了她的接济,后来那银子也早都还完了,王如云却还是捏着这个恩情时不时就要拿出来说道两句。
从前在王家,王成黛身为长姐,父母去世时也是让她照顾好妹妹,所以王成黛忍着没有和她真的断绝关系。
但自从王如云变得跋扈后,两家之间的来往也的确少了很多,也就像今日这样她的生辰王成黛才颇不情愿地赏脸一回。
这两年玉茗在家时,宋茂每回见到她都要调笑几句,也说过要娶她回去的玩笑话,谢玉茗自然看不上他,每回都是敬而远之。
如今筠筠才刚回来,他居然就打起了她的主意。
“你说我们要不要和筠筠说一声,让她有个警惕?”王成黛犹豫道。
谢文彦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筠筠从前过的是锦衣玉食的日子,定是没见过宋茂这等泼皮无赖,咱俩多盯着些,想那宋茂也不能真的怎么样。”
王成黛点了点头,也怕他冲撞了谢韫平白惹她惊吓,便想着还是不说的好。
“今日谢家老夫人来了家里,你怎么没有多嘴问一句筠筠从前的那桩婚事?”谢文彦抚了抚须转头问自己的妻子。
王成黛瞪他一眼,没好气道:“亏你还是个教书的,哪有不熟悉就问出这个问题的?况且我与她将客套没几句筠筠就回来了,我根本没想起这回事。”
谢文彦讪讪点头。
“依我看你也别想了,筠筠自己都没提过显然这桩婚事是要作废了的,否则她到这里都几日了,她那个什么侯府的未婚夫怎么都没来瞧过她一眼?”
这种世俗人情冷暖的事王成黛没少经历,也越想越是这个道理:“这事你也别去问筠筠,侯府那种地方最是捧高踩低,咱俩对她好点比什么都重要。”
这最后一句真是说到了谢文彦的心坎上。
“玉茗刚被接回去的时候我整夜整夜的担心她,怕她到了那等高门宅邸不习惯,现在却觉得咱们亏欠最多的是筠筠。”
王成黛眉眼间笼着一层叹息之色:“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对于玉茗,仔细想想咱们的确没什么亏欠的。”
“她是去享福去了,这也是她的造化,不管她以后还会不会回来看我们,始终与我母女一场,我也衷心希望她好。”
谢文彦也跟着附和:“筠筠才是我们的亲生女儿,咱们以后多对她好些,也算弥补。”
王成黛点头,脸上忧愁不减,拽着谢文彦的袖子道:“今儿筠筠还问我右安是不是不待见她?你说这叫我怎么回答?”
谢文彦眉眼间掠过一抹惊诧:“不能吧,今儿筠筠来送饭,右安还为她说了几句话,他只是面冷些,你自己的儿子自己不清楚么?”
“可我瞧右安的性子,的确是越来越冷了。”
谢文彦默了默,叹息着低头:“都是我的错。”
“如果不是我当年遭人陷害成了罪官,右安也不会不能参加科举。”
王成黛也露出了心疼的神色。
“你都说他的功课是整个书院最好的,这样的资质……我每回看见他都不忍心。”
屋中陷入一阵冗长的沉默。
十几年前的江州堤坝贪墨案,实在牵扯了太多官员落马。
当时的谢文彦只是个五品的工部郎中,在工部位居尚书和侍郎之下。
五品的官,若是在地方州县兴许还是个人物,可在皇城脚下,从最繁盛的酒楼随意丢个坛子下去砸中的都不止是五品。
根本排不上号。
他又为官清廉,一向以纯臣自居,从不结党营私,这样的性子很容易就得罪人,或者是被孤立。
可他当时自己不知。
那年将好是永禧元年,当今少帝登基的第一年,彼时少帝还是个半大孩子,这桩事情便交给了当朝尚书令傅承裕来查办。
那年江州的洪灾尤其严重,死伤无数,正好赶上新帝登基。
新帝也知这不是个好的兆头,便尤为重视,下旨让傅承裕好好着工部督办。
后来江州水患再次决堤,傅承裕奉帝命彻查此事,发现工部的人竟然选用了一批次等木料以次充好,并将多余的赈灾银尽数贪墨了下来,这才导致了第二次的水患。
永禧帝大怒,一举端了整个工部。
哪怕后来查出真正贪墨的人其实是工部侍郎秦令松,其余的人皆是因他而牵扯,也是无济于事。
傅承裕奉命大查特办,说工部背后有一条暗线,多年来上下沆瀣一气,贪墨的银两也不止这一笔,所以谢文彦也得了个渎职的罪名,却也是整个工部最轻的惩治,削去了官身。
谢文彦有时候想,如果不是刚巧遇上新帝登基,如果不是刚好傅承裕就是想端了整个工部,他如今也不会沦落成这样。
可秦令松贪墨也是事实。
那一年,谢右安将满周岁,并不知就因为这个举动,导致他此生再无法走科举入仕之路。
只因他是大齐律法中言明的罪臣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