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过挥退婢女,走到李青萝面前,轻声笑道:“不用等以后了,现在先补偿一下吧!”
随后两人在花圃中尽情的释放着情感。
一个时辰后,在李青萝的连声催促中,杨过心满意足的结束战斗。
婢女划着小船从曼陀山庄出发,准备送杨过到听香水榭。
半个时辰后,杨过踏上听香水榭小径上,却并未查探到三女踪迹。
杨过立马折返回码头处,向婢女小翠询问道:“小翠,听香水榭无人,是否知道小姐和阿碧她们可还有其他去处?”
“杨公子容小婢想想。”小翠咬着手指,歪头沉思良久后,恍然道:“有了,小姐曾跟婢子提到过燕子坞的琴韵小筑,是阿朱和阿碧居住的地方。”
“可知道具体方位?”
小翠点点头道:“知道,小姐曾跟婢子说过,应该好找。”
“快,咱们赶快去那里。”
小翠于是重新撑着船,向一片荷叶地划去。
杨过不知道的是,此时一片芦苇荡子里,一艘小船正在湖面曲折前行,船上数人依次坐在船舱,乍的看上去倒也一派和谐,相安无事。
船上阿碧甩了甩手,笑着对着一精神矍铄的大爷表示感谢道:“谢谢霍大爷帮小女子划桨。”
那留着一撇山羊胡,脸带笑意的姓霍大爷则笑道:“小姑娘客气了,老夫就剩一把子力气了。再说姑娘这一路不是给我们分吃的,就是为我等唱歌,也是劳心劳力。所以只要有姑娘的糖藕和歌声相伴,老夫就算再多划个十年八年也一点都不觉得累。”
阿碧听后不停拍手,“咯咯”大笑。
船将靠岸时,阿碧才接过木桨,随后慢慢将船划向一处柳荫深处,那里是一座小码头,上岸全靠一处由松树枝架成的小木梯。
将船系好,阿碧还童心未泯的模仿起小鸟叫声,“叽叽喳喳”的声音清脆悦耳。
“请各位大爷依次上来小心木梯有些滑!”
阿碧出言对着众人邀请道。
船上众人依次小心翼翼踏上岸边,环视左右,发现岸上只有几座精致的房舍,稀稀落落,散布在小岛上。不过那些房舍虽小巧,但却别有韵味。待几人走近,见一处房屋匾额上写着“琴韵”二字,字体笔致潇洒。
入内落座后,几人中一藏地僧人打扮的和尚,出言询问道:“敢问阿碧姑娘,此处是否燕子坞参合庄?”
阿碧立刻摇头解释:“大师,这里并不是参合庄!这里是琴韵小筑,乃是我家公子为小女子姐妹二人建造的住所。大师先前所说祭拜老爷的事情,待会倒是可以询问一下阿朱姊姊,请她斟酌一二。”
藏僧听后,仍是一副不耐烦模样,只是哪怕心中再怎么不悦,也不好随意对着一个小姑娘发泄出来。
这时旁边端坐着一个名叫崔百泉的江湖人,好奇问道:“阿碧姑娘刚刚提及的阿朱姊姊在慕容家是何等身份,竟能做得了慕容家的主?”
阿碧摇摇头笑道:“阿朱姐姐也只是公子婢女,她不过只比小女子大一个月,却总爱摆出一副大姐姐的嘴脸。”
“好吃!这些糕点太好吃了!”
藏僧旁边一年轻男子对桌上茶水和糕点,赞不绝口。
若是杨过在此定会认出,这男子不就是大理镇南王世子段誉。
其他人却都无心思吃喝。
“为何不现在就去?”藏僧心中焦急万分,掩藏不住怒气呵斥道,“明明天还大亮,何必歇息?”
阿碧随即解释道:“大师有所不知,参合庄离这里有四九水路,今日确实无法前往。”
旁边一直没说话的另一个江湖人,名叫过彦之,突然起身,愤怒地挥舞手中软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