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将今晚杨过擒住忽必烈并差点将其斩杀,最后却被自己劝阻的事情一五一十说了一遍。
听到杨过竟擒住忽必烈,孟王二位将军欣喜不已,可随即又听到杨过被郭靖说动,饶恕了忽必烈。
两人扼腕叹息道:“唉,本可毕其功于一役,现在不知又要死多少人了?”
郭靖听二位将军哀叹不已,脸上愧疚之色渐浓。
瑞国公主没想到郭靖还有着另一层身份,心中对其更加敬佩。
“没想到郭大侠年轻时还是成吉思汗的座上宾?想当初只要郭大侠愿意留在蒙古,泼天的荣华富贵唾手可得。可您却执意选择了更加艰难,更加危险的一条充满荆棘之路。本公主倾佩万分,也替天下万民感佩郭大侠高义。”
听到瑞国公主如此说,孟王二位将军细细一想,确实如公主所言,也不禁对郭靖投去敬佩的目光。
杨过见此,心中对瑞国公主好感倍增。却还是对孟王二位将军宽慰道:“两位将军不必担心,襄阳之战暂时还打不起来。”
“哦?杨大人何出此言?”
孟珙将军疑惑问道。
“若在下猜测不错的话,忽必烈不日将逃回漠北去。”
王坚不解问道:“这是为何,蒙古此次,如此大费周章,怎肯就此放弃?”
郭靖这时反应过来,立即接话道:“过儿说得没错,忽必烈估计明天就会逃走。”
瑞国公主听出杨过言外之意,接口道:“本公主知道杨小弟的意思了,忽必烈其人,枭雄也!此次被杨小弟这么一吓,定不敢再以身涉险,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
王坚和孟珙将军同时反应过来。
“他会逃走,没错他必定会出逃。这么说来,襄阳之战确实短时间内打不起来了。”
“哈哈哈……”
得出了这个结论,众人心情大好。
郭靖接着道:“过儿虽然没有斩杀忽必烈,却迫使蒙古鞑子自相残杀,蒙古国师当场便将我大宋叛将刘整给枭首,也算是解了心中一大恨。”
瑞国公主和孟王二将一听,心中更是欢喜。
此时黎明将要破晓,瑞国公主不是军旅粗汉,也不是江湖武者,自是抵不住身体的困意。
她向两位将军和郭靖福了一礼,接着就退出了营帐,准备返回自己的帐内。
杨过见帐外并无贴身侍女伺候,孟王二位将军也没有安排护卫护送。
只得自告奋勇承担护送重任,临出帐,却看到孟珙和王坚将军脸上现出一抹得意的笑。
杨过将公主送到营帐,本打算即刻退走,却见四周并无安排护卫。
联想起刚才二位将军的笑意,杨过反应过来,这是他们在故意为二人制造机会呀!
见杨过在帐外踟蹰,瑞国公主揭开营帐门帘。
“杨大侠,你不进来么?是打算让我一个弱女子独自一人忍受这深秋的寒露吗?”
杨过被公主问得不好意思,心中一横,跟了进去。
刚一踏进门帘,一股暖意扑面而来。一盆烧得正旺的火堆,正向四周溅射着火苗。
杨过被热浪吓了一跳,嘀咕道:“这火苗,难道叫初秋的寒露?”
“你在那嘀咕什么呢?本公主太困了,要睡一会,你随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