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还有许多人,我还没来得及认识以后慢慢了解。”
“这次会议,主要是谈谈孙家和扩建项目的事情。”
“关于孙家到底是什么样子,大家可以说一下。”
朱山志自然是最有资格发言,率先开口:“孙家目前已经拥有地产、装修、农业、塑胶等行业,最有威胁的就是他们的施工劳动力。
“他们身为本地家族,召集施工队有天然优势。”
张枫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一大威胁。如果山志集团要跟他们竞争扩建项目,如何弥补这个短板,是个问题。
张枫现在名下拥有许多产业,但唯独还缺少建筑公司。
岳父林南城是地产巨头,但是他并不想开口向他求助,已经拥有这么多资源了,应该尝试着自己去做些事情了。
张枫问:“他们的建筑工人素质如何?”
朱山志皱了皱眉头:“算不上好,都是拼凑的临时工,只是胜在人口基数大,什么时候都有足够的数量可用。”
这已经是个巨大优势了。
张枫继续问:“总人数有多少。”
朱山志:“大概有三千人,之前建造小区那种小型施工项目,一次只需要150人,所以每次工都绰绰有余。”
“这次扩建国际园,需要的人手会多一些,如果他们分成十个小队分头施工,也只需要一千五百人,依旧很宽裕。”
张枫:“那山志集团呢。”
朱山志:“山志集团主要以代加工和零售业务为主,建筑公司比较少。
“不过非常讲究品质保证的,在质量上绝对不输给孙家。”
“而且建造国际园也绰绰有余。”
张枫点点头,问:“那么到时候竞标,我们双方的优劣势有哪些呢。”
朱山志:“往年竞标,孙家会砸下大钱,不惜血本收买投标人。”
“仅仅这项支出,就能达到上千亿!吃喝玩乐一条龙,而且手段老辣,令人防不胜防,几乎所有投标者都难以抗拒这种收买。”
“就算是有心保持中立,但已经对孙家产生了好感,最终评标时依旧会不自觉地偏袒孙家。”
“因为这个原因,孙家历年竞标全都无往不利,其他人很难与他竞争。”
“而我们的优势就是质量有保证,做过一些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工业建筑项目,这一点,孙家就很难与我们竞争了。”
朱山志对双方的优势劣势了解得很清楚解说得非常明白。
“他们总体来说还是一群乌合之众,无力建造标准十分严格的项目,只能盖一些要求不高的居民小区而已。”
“不过他们也未必看得上那些要求高的工业建筑项目。”
“又苦又累不说,酬金也未必比小区楼盘项目高。”
“这一点,我们集团的建筑队也时有抱怨
“不过形势比人强,目前只能这样夹缝求生。”
“还好集团的其他产业都很不错,可以适当补贴一下,保证施工单位不闹事。”
“不过时间一长,终究不是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