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只能老老实实的,一步一步的从头再来。
没有捷径可言。
还好她历史学得不错,不然可就真是两眼一抹黑。
说来这也算是卡了个小buff?
知道今天要上县城,李爱花早早的就和好了面,准备中午擀面吃,比做饭来得快捷。
掺合着昨晚李爱花留下来的兔子肉,一顿美美的午饭就这么解决了。
胡孝义这几天都去地里找合适垒炕的泥土,所以在饭桌上他便问了母女二人去县城都买了些啥。
胡林对此没有回答,都交给了李爱花。
听到母女买的东西后,胡孝义也没说什么。
虽然他觉得现在买什么,都没有买吃的重要。
但想着这是三房赔给贱丫的钱,贱丫现在又在他心中是个小大人的形象,因此觉得她有可以处理自己钱财的权利,也就随她去了。
吃完饭,胡孝义就背着背篓去找泥土了。
这些天他挤出一切时间来找泥土,现在找来的泥土已经在屋子外面堆成一个小山堆了。
再过几天,他便寻些石块,和原来石块掺合着用,到时候就能开工了。
至于最面上的薄石板,用原来的就行,他看过了,还能用。
傍晚,太阳西陲落幕时,胡家的人也都吃过了晚饭,二房的人正在院子里懒散的纳凉。
胡家四房的人和他的儿子儿媳都出去溜达了,连老汉也难得出去逛了。
胡家此时倒也一片宁静祥和。
今早在牛车上看见大房母女二人的胡富此时正在跟他爸妈说起此事。
“她们上县城去了?”孙芳芬摇着蒲扇的手一顿。
“我亲眼看见的,大伯母还背着背篓。”胡富连忙举证。
孙芳芬和胡广杰是知道三房给了大房一块钱的。
这事胡林上胡家来找五房要赔偿款那天,当晚晚饭后五房的胡娇俏就和他们蛐蛐过。
她还记得当时婆婆异常难堪的脸色,而且她还记得那天婆婆似乎脾气很不好,走路还一跛一跛的。
胡娇俏问婆婆的时候她就在边上,听婆婆说是去找大房的路上不小心滚沟里去了。
她觉得晦气,就没再去大房家要回三房带过去的东西。
说是那些东西在大房家放了小半个月,怕是沾染了大房的倒霉劲儿。
她去找大房都摔了一跤,省得拿回来再克她。
还说三房几个也是无辜受牵连,压不住大房的倒霉劲儿,这才导致炕床塌了,胡凤凤肩膀受伤的。
听到儿子说的消息,孙芳芬和胡广杰对视一眼,两人眼里都透着算计。
那可是一块钱啊,能买不少东西。
也不知大房上县城都买了些什么好东西。
“她们去就去呗,咱们现在和他们家分开过,他们家干啥也和咱家没多大关系。”
孙芳芬看着自家的小儿子,语重心长的教育,
“好好读书才是你现在该做的事,要是考上了大学,你就能和你三伯一样,到市里做个快活的城里人去。
现在外面的世道可不是你三伯出去闯荡时的光景。
他不也是在厂里的扫盲安排下读书识字,才能留下来的吗?
可见读书才是唯一出头之路。
要是考不上大学,你也就只能像你哥一样,知道了吗?”
哪家家长不希望自家的孩子望子成龙。
要是她儿子考上了大学,那可是在小河村独一份儿,她走出去多有面儿啊!
再说了,她儿子脑子聪明,成绩一向很好,老师都夸他,他们可是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
显然胡富对自己也是相当的自信,“我会考上大学的,你们就等着瞧好了。”
他只是看到李爱花和胡林这两个从没出去过的人,有一天竟然开始往外边的世界走去,他这心里不舒服。
他觉得她们母女二人就该永远待在小河村,待在胡家任劳任怨。
“行了,少说大话,快学习去,我和你爸有事要说。”孙芳芬赶胡富离开。
胡富离开后,夫妻二人蛐蛐了几句,孙芳芬便去主屋找曹招娣了。
曹招娣在屋子里捣鼓着鞋底,看到孙芳芬进来,语气极差的问:“你来干什么?”
在胡林那里吃了亏,可偏偏她还不好跟家里人说真实原因。
这心里憋着气,又只能等家里人都去上工后,自己才能抹点药油。
现在她身上还疼得很,那是对谁都没有好脸色。
孙芳芬看着自从胡娇俏一家走后,就脾气越来越不好的婆婆陪笑,“我刚听富儿说大房那母女俩上县城买东西去了。”
曹招娣听到她俩的消息,面皮一僵,眼里闪过怨毒。
孙芳芬不知道她们之间已经结下了天大的梁子,见曹招娣不说话,以为也是在算计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