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都上前请安完毕,大殿之上一时安静下来。这时,南极仙翁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忧虑:“今日海潮老祖与那二十四位真人吃了大亏,以他们的性子,必定不肯善罢甘休。”说完,他转头看向毛遂,神色关切地说道:“毛遂啊,你速进秦营中仔细打听一番,看看他们到底有何打算。”
毛遂领了命令,不敢耽搁,赶忙取出隐身草,将自己的身体隐住,小心翼翼地朝着秦营摸去。秦营中,士兵们来回巡逻,脚步声和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毛遂屏气敛息,巧妙地避开巡逻士兵,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大帐。
大帐内灯火通明,秦王正与一众文武官员围坐在一起,海潮老祖和二十四位真人也在其中。毛遂刚一进入,就听见秦王的声音传来:“今日孤亲眼所见,南极子的本领实在厉害,老祖你都难以取胜,依孤看,不如就此拔寨退兵,回我大秦吧。”毛遂心中暗喜,心想这秦王倒是有几分退缩之意。
海潮老祖却神色傲然,双手负于身后,向前走了两步,朗声道:“圣主放心,那南极子逆天而行,贫道岂会就此罢休。明日,贫道是必定要将他生擒,让众人见识见识贫道的本领!”毛遂在一旁听了,不禁暗自冷笑,心中想着:“好大的口气,也不知你有多大能耐。”
秦王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期待,赶忙追问道:“老祖有何妙计,不妨说来听听?”
海潮老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缓缓说道:“不是出家人不慈悲,明日是癸亥日,后日便是甲子日。甲木天干,子为长流之水,海中金,金正丑时,土又能生金,此乃天时地利。贫道打算差遣二十四位真人,前往临淄,按四门行事。他们各施法宝,暗中施展水火风雷之术,诱南极子等人出城,然后轮流挑战。那临淄城中若无群仙相助,实难抵挡这水火风雷。一旦发作,顷刻间便能打破城池。之后,贫道再用无极图,将那些众仙统统裹来,送上天庭,交与昊天三清定罪。圣上只需拨四支人马,供贫道调遣,此事便十拿九稳,管保成功!”
毛遂听到此处,心中一惊,不敢再耽搁,急忙悄悄退出秦营。他一路疾行,回到了文华殿中。
刚一进殿,毛遂便迫不及待地说道:“大事不好!那海潮老祖定在甲子日,要暗进临淄,用水火风雷攻城。我们必须早做打算,不可不防啊!”
南极子听了,神色淡定,摆了摆手,安慰道:“无妨,不必惊慌。虽说他那边人多势众,但我自有办法。待我取出拘仙牌,拘几位仙真下山相助即可。”
这时,东方朔上前一步,拱手说道:“祖师不必担心,海外有散仙一百二十位,平日里都服我管辖。不如就让我拘几位前来,与那海潮圣人斗上一斗,看看究竟谁更厉害!”
南极仙翁面露犹豫之色,说道:“如此岂不是太劳烦你了。”
东方朔爽朗一笑,说道:“祖师这是哪里的话,为了对抗海潮老祖,保我太平,这是我应当效劳之事!”说罢,他迅速从怀中取出信香,又将香炉点燃。信香袅袅升起,缓缓朝着度朔山古洞的方向飘去。
此时,在度朔山古洞之中,二祖西方朔正端坐在大殿之上,专心诵经。突然,他猛地抬起头,目光落在那缓缓飘来的信香上,瞬间便明白了其中之意。他心中大怒,“啪”地一声将手中的经卷拍在案上,怒喝道:“这海潮老祖,竟敢恃众欺我兄长,实在是太过分了!”
他随即转头,对着一旁的童儿厉声吩咐道:“快快打起众仙钟来!”
童儿被这突如其来的怒火吓了一跳,赶忙领命,匆匆跑到钟旁,用力撞起钟来。钟声“当当”地响起,在山谷中回荡。一时间,二十位散仙听到钟声,纷纷从各处赶来,齐聚在度朔山古洞。只见这些散仙,高的高,矮的矮,老的老,少的少,丑的丑,俊的俊,形态各异,却都神色匆匆,一进大殿,便七嘴八舌地询问起来。
大殿内香烟袅袅,气氛庄严肃穆。一众散仙纷纷上前,对着西方朔恭敬地打了个稽首,齐声问道:“二祖师,此番紧急拘唤我等小仙,究竟有何法旨?”声音在殿内回荡,带着几分疑惑与关切。
西方朔站起身来,微微欠身还礼,神色凝重,缓缓说道:“无事我又怎敢轻易相请诸位。实不相瞒,我兄长此刻正在临淄,被那海潮圣人仗着人多势众欺负。他们以多欺少,我兄长难以取胜。如今焚香向我求救,我岂有坐视不管、不下山相助的道理?所以请诸位前来,一同前往红尘走一趟,助我兄长一臂之力。”西方朔眉头紧锁,眼中满是忧虑,言语间透着焦急。
众仙听闻,顿时炸开了锅,纷纷义愤填膺地叫嚷起来:“我们又不受他管辖,这海潮圣人怎敢如此张狂!既然老祖有难,我们自当出手相助,说什么也得走这一遭!”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情绪激动,对海潮圣人的行径极为愤慨。
西方朔看着群情激奋的众仙,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摆了摆手,安抚道:“众位仙真的好意我心领了,但不必都去。此番下山,只需几位随我前往即可。”
话音刚落,人群中便有几位散仙站了出来,大声说道:“我等愿去!”西方朔定睛一看,原来是文昌仙、莲花仙、竖眉仙、皓发仙、长笑仙、绿眉仙、荣钩仙、长眉仙、降龙仙、伏虎仙、大头仙、袒腹仙,一共十二位。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连连点头道:“足了,足了!有诸位相助,大事可成。其余众位仙真请先回洞去吧,若此番不能制伏那海潮圣人,我再焚香相请。”
众仙听罢,各自告辞,转身走出洞去。一时间,洞外脚步声、衣袂飘动声交织在一起。西方朔看着离去的众仙,心中满是感激。随后,他带领着选定的十二位散仙,浩浩荡荡地齐出海岛,朝着临淄的方向飞去。
不多时,他们便来到了临淄西门。西门处,巡城总兵周达正带着士兵来回巡逻。突然,他瞥见天空中光芒闪烁,一群仙人从天而降,心中一惊,赶忙上前查看。待问明来意,他才放下心来,满脸热情地将众仙家接入城中。一路上,周达不时回头打量着这些仙人,眼中满是好奇与敬畏。
众人来到朝门,黄门官见状,立刻小跑着进去向襄王转奏。襄王听闻,不敢怠慢,急忙率领众文武官员匆匆赶到朝堂迎接。众人将西方朔等人迎入文华殿,双方一见面,都不由得面露喜色。
孙膑见众人已到,立刻安排下去,不一会儿,素宴便摆上了桌。众人按照次序纷纷坐下,席间气氛热烈。南极仙翁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缓缓开口说道:“明日,那海潮圣人必定会来攻打临淄,还需诸位多加防范才是。”他放下茶杯,目光扫过众人,神色凝重。
东方老祖放下手中的筷子,拱手说道:“老祖乃是掌教之主,在这关键时刻,我等自当听从您的调遣。”其他散仙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南极仙翁沉思片刻,说道:“依我这出家人的愚见,众位仙真可暗中摆一座聚仙阵。等那海潮圣人前来时,大家各显神通,将他一举拿住,也好让他见识见识咱们的厉害!”
众位散仙一听,纷纷拍手叫好:“老祖言之有理!就依老祖的计策!”众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仿佛已经看到了海潮圣人被制伏的场景。
南极仙翁点了点头,随后提高声音,喊道:“孙膑出殿!”孙膑立刻起身,快步走到殿中,单膝跪地。南极仙翁看着他,神色严肃地吩咐道:“你即刻去吩咐众军,在西门上搭起四座高台,每座高一丈八尺。台上设立聚仙幡,东方用青色幡,西方用白色幡,南方用红色幡,北方用黑色幡。东门上悬挂一口金刀,西门上悬挂一面鼓,南门上悬挂一面锣,北门上悬挂一口金钟。限你一时三刻之内全部准备妥当。另外,所需的百尺高幡,都要用黄色。记住了吗?”
孙膑领命,大声答道:“弟子明白!”说罢,他迅速起身,快步走出殿外,立刻着手安排各项事宜。去不多时,便将诸事全部准备齐全,返回殿中向南极仙翁缴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