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盯了一眼大嫂:“主要是公家的,公家的事儿多,事儿忙,事情繁杂,。况且师傅人家还有事儿。”
其实乜振兴心里明白,这辆车只有他坐,其他人哪敢造次坐,但放在这里有些眨眼和招摇。
二哥明白这个道理,因为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镇政府确实还没有吉普车可坐,现在县里可能会有两到三辆这样的吉普车,但也不是普通人能够坐的。二哥明白这个意思。叫了司机让把车开走。第三天的下午五点过来接他,司机很是不解,告诉乜振兴:“油我都加满的,用两三天没有问题的,要不我回去,车你自己用。”但乜振兴还是坚持把车开走。
大哥很高兴和满意,大嫂就去厨房帮忙了。
东舒雅在乜四仁母亲身边,笑笑说:“乜四仁小的时候,真的放学后还要吃大嫂的奶吗”
母亲笑笑:“那是你大嫂身体好,自己有了孩子奶水旺吃不完,看着老小瘦弱,偶然吃几次,不是天天吃。”
东舒雅叫过乜四仁:“这可是妈亲口说的,不要不承认。”
母亲说:“有了孩子以后,人最善良好施,这是人的本性。”
东舒雅点点头。
大哥开开心心,高高兴兴:“老四媳妇是笑话老四哩。”
母亲摸摸东舒雅头发:“这有什么可笑的,老四体弱多病身体差。”
大哥看到别人都在忙忙活活,端过两个凳子给乜振兴和乜四仁,自己蹲在墙角:“今天晚上准备了四桌饭菜,镇上和村上领导两桌,亲戚朋友一桌,自家人和亲戚一桌总共四桌。今天晚上我们开席晚一些,可能在七八点钟才能喝酒,你们城里人吃饭六点都要吃下午饭,要么先吃一个馒头。”
大哥自己拿了三个馒头,给乜振兴和乜四仁,两人都摇摇手。大哥嘴大手也大,一手把三个馒头攥在自己手上,嘴里吃掉了一个馒头,然后把两个馒头再次让让乜振兴和乜四仁吃,再次拒绝以后,又把两个馒头吃了,吃过之后便用一个木马勺,在水缸里舀了半勺子水,咕咚咕咚灌下去,笑笑说:“晚上要和镇上、村上的人喝酒,早一点垫吧些,免得喝多酒会醉的。”
乜振兴一直不太高兴,对大哥说:“孩子还这么小,你都早早让结婚,应该让他在外边找个事干一干,经济条件好了再结婚。”
大哥很是不解:“不小了不小了,已经27岁了,老四的孩子都一两岁了。在农村孩子应该四五岁才对。孩子结婚都安定了。这女孩子是后山的,人老实本分。”
乜振兴:“听说女方比孩子还大两岁。年龄要小两岁才好。怎么就这么着急?应该让好好学习,然后我给他找一个事情,在外面混一混,说不上还能找一个外边的姑娘。”
大哥有些不高兴:“媳妇大男的两岁不挺好吗,知书达理懂事。”
乜振兴说:“她连初中都没有读完,什么知书达理”。
“你媳妇不也大你两岁吗,多好,勤快能干,把孩子和家里打理的多好。”
乜振兴无言以对。
大哥说:“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他一个初中毕业的孩子,怎么在外边混,也混不到一个外面的姑娘。”
“怎么就混不到外面的姑娘了,你看看老四,考了一个水利学校,在外边吃上了公家的粮,好找上了吃商品粮的媳妇,还是大学生。”
“那是老四的宏福,我们不敢奢望。我们就是普通的农民,扎扎实实,实实在在的蹲农村务农种庄稼,现在农民挺好的,有吃的,有喝的,每年多余的粮食和多余的蔬菜鸡鸭鱼肉,拿到集镇上去卖,还可以换零花钱,对于我们农民来说,有吃有喝,有零花钱都已经足够了。”
乜振兴说:“怎么找一个后山里的姑娘?找一个集镇上的姑娘也见识广,家庭条件好一些,这样对你们家也有帮助。”
老大说:“你不知道后山里的姑娘有多实在,山里姑娘有什么不好的?大嫂虽然人没大出息,但他一辈子本本分分,安安心心的在农村,她不照样管了我们一家人吗?!在爸妈面前没有任何怨言,结婚第一个孩子,自己孩子奶舍不得给吃,留着给老四吃,一家人多亲。”
说起老四乜四仁,大哥用宽大厚重的手拍了拍乜四仁肩膀:“你小的时候身体也太弱了,都上小学了,个子才有八九十公分,连1米都不到,瘦瘦弱弱,不是我们有了孩子,你大嫂的身体强壮奶水好,你的个子可能到现在也才有一米多一点。”
说起这话大家心情都不好起来,大嫂为了让大家高兴,玩笑说:“老四,看看现在多高”
乜四仁不好意思:“至从中专毕业,没有敢量过。”
大哥看见老四的个子高了起来。
乜四仁说:“现在个子多高不知道,我上中专体检时候是1米62,后来,一直没有具体的量过。”
大嫂刚好身上有一个裁衣服的软尺子,让拉一拉量一下,一米六六。
东舒雅过来看看:“这个子不矮了啊。”
又与自己比比,确实长了许多。
乜四仁说:“我的个子本身不矮,只是大哥二哥你们两个的个子太高了,大哥1米90,二哥1米82,因为你们的个子太高,显得我的个子太低。我也觉得自己个子不太矮。”
大家说说笑笑,完全忘了不愉快话题。
大哥把二哥叫到背人地方说:“老二,你现在身份和地位特殊,你要时时刻刻注意,你今天带回来这些东西我非常感激,你不带回来,我也要去买。”说着,就掏出来一卷钱,硬塞给大哥,大哥怎么收。
二哥说:“我侄儿结婚,这是我祝福他的,你怎么能退给我?”
“你买了肉,买了酒和鸡,你应该把钱给人家,你回去之后把钱还给人家。我知道你们工资并不是太高,这些东西比你一月的工资还多,你用工资买了这些东西,你们不生活了我们农村的人,田里有菜有粮可以将就,粮多了我们吃干一些,吃好一些,粮食少了多一点蔬菜就是了,但对城里人来说,没有钱怎么过,连撒尿都要一毛钱。”
二哥怎么也不会。大哥对二哥说:“你听大哥的话,回去买了东西的钱,一定要给人家,俺不敢把钱欠着人家,我们是农民,你已经是我们全家、全镇、全县的荣耀。你一定要注意事情的处理,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你是知书达理的人,应该懂得。我们农民用自己辛苦的汗水挣来的钱,打来的粮食,那才合情合理,我们吃着也安心放心、也踏实。你一定听大哥的话。大哥没有出息,这一辈子就这样了。其实,大哥的愿望并不大,我只希望我的孩子,我的孙子,以后像我这样平平安安,朴朴实实,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在农村里待着,在我们的身边待着。早晨起来,第一眼看到的是孙子或孙女,中午和下午能够抱着孙子或孙女,领着孩子在田坎转一圈,晚上看着孙子撒娇,看着孙女哭闹,最后高高兴兴在院子里打一盆水,给孙子洗一个澡,快快乐乐,高高兴兴抱上床,看着孩子入睡,这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他们身体健壮,少病少吃药,这就是我的对他们的希望,我没有过多的愿望,我也不希望孩子们一定要上大学,上中专,甚至于到外地工作,我养的儿子,我养的孙子,把他送到外地去上学,然后给人家去当女婿,或者去外地给人家当媳妇,自己终年见不到,最后老了的时候,当你有病了,叫一声,没有人答应,那才是人生当中最大的失败与悲哀。”
乜振兴看着大哥,听着大哥的话,深深的点了点头。
大哥又过来对乜四仁说:“你这一生活的最值得,自己虽然考了一个中专,看起来不起眼,但你说了一个好媳妇,家庭又那样的好。你岳父岳母几次到我们家里,你岳父那么大的领导,来家里还给我们做饭,还帮扫院子。你看这条路了没有?他们走路到家里来很累,陪同他的县长市长跟他一路,都走的气喘吁吁。带头集资,虽然只给了村民补助,但老百姓也高兴,因为他们拿到了收入,既有一条道路可走,可以通车,村民干活还可以拿到补助,我们都高兴。”
这让二哥有些吃惊:“怎么?老四的岳父岳母来过这里”
老大说:“不是来过这里,而是来了四回了,每次都是区长和重要领导陪同,我们都感到荣耀和高兴。
乜振兴特别吃惊:难道老四的岳父是一位大领导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