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他去收复这些失地最合适不过。
派别的武将去必然会引发新的战斗。
我大明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已经没有力气再打仗了!”
“臣附议!”
“臣附议!”
黄得功开口了。
沈战也开口了。
跟着二人混的大批武将集体附议,声势顿时压过了文官集团。
文官集团的大老爷们震惊。
什么时候一群臭武将也敢明着跟文官对着干了,他们是不想要银子了吗?
黄得功手下的武将:我们的银子是皇帝发的!
沈战手下的武将:我们锦衣卫富得流油,根本就看不上你们文官施舍那几个臭钱!
于是,崇祯朝的武将们头一次在声音上压过了文官。
“微臣谢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必在两个月之内收复北直隶全境!”
在刘芳亮的谢恩声中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这意味着有三万兵的兵权落在了刘芳亮手里。
下一位,刘希尧。
此人是设局谋杀李自成的发起者,算得上是历史轨迹的撬动者,这个功劳也不小。
但是他有过劫掠外城平民的劣迹,所以崇祯对他的处理方式是让他将功补过。
“擢刘希尧为右军都督府参将。
领兵两万随右都督刘文耀收复陕西!”
此时的刘文耀已经从左都督变成了右都督。
他的辖区也变成了山西,陕西,四川,云贵一线。
当这样的任命公布出来的时候,文官集团再也不能忍了。
前面一个降将抢走了三万兵权,现在又一个降将抢走了两万兵权。
那他们文官集团还剩个鸡毛呀!
沈战,黄得功,史可法这三个人肯定是要大规模掌兵的,这是不需要讨论的问题。
这么一想的话文官集团真的要失去所有的兵权了。
手里有无数的财富却没有兵,随便想想都让文官们颤抖。
这次站出来说话的是真正的大员,礼部侍郎魏藻得。
“陛下,此任命极为不妥!
刘希尧乃是劫掠外城百姓的始作俑者,按律当斩。
另外臣听闻此人残忍好杀,不服管教。
若让其掌兵权恐对收复陕西不利。
甚至再次引起陕西民变。
请陛下收回成命!”
“请陛下收回成命!”一大群文官立刻站出来力挺魏藻德。
这是个原则性问题,难以调和。
皇帝想要兵权,文官们也想要兵权,谁也不肯让步。
崇祯看向沈战,沈战秒懂,立刻出列为崇祯辩解。
“魏侍郎此言差矣!
锦衣卫能够诛杀那贼首李自成全赖刘希尧将军出谋划策。
此乃不世之功尔,岂能不赏?
刘将军纵兵劫掠外城百姓确实该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