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四点多,推门进来没见到嘉嘉,应该在刘叔家。
从空间拿出30斤猪肉,10斤留着自己吃,给10斤给刘叔,张老头和王奶奶每人给5斤,拿出4只野鸡,拿了一个刚刚拿回来的猪肚,放进麻袋里,提着往88号院走去。
进门看到张老头坐在门道口和王奶奶聊天,林浩叫道:张爷爷、王奶奶。
两个老人看到林浩都是露出慈祥的目光,不仅仅因为林浩这几年对他的帮助,他们从小看着他长大,都是打心眼的喜欢这小子。
林浩从麻袋里拿出2只野鸡和2份5斤的野猪肉,说道:张爷爷,王奶奶也是我今天打的野鸡和野猪,给你们尝尝。
王奶奶想要拒绝,放下野鸡就走进刘叔院子。
离开的林浩还听到王奶奶的声音:“张大哥,你说这小子咋这么好,每次都惦记着我们。”
进到刘叔院子就看到院里玩闹的两兄妹,两人看到林浩顾不得玩就扑过来叫着浩子哥哥,林浩摸了摸他们的头,每人塞了下把松子叫他们自己玩去了。
来到厨房看到刘婶和嘉嘉在厨房和面,准备包饺子,饺子是林浩爱吃的猪肉白菜馅的,应该就是两个人故意的。
两个人看到林浩进来说道:“浩子/浩哥哥,回来了?”
林浩说道::“回来了,这是10斤野猪肉,两只野鸡和一个野猪肚,我一会给你们做好吃的。”
两个人也没有多说什么,知道林浩说好吃那肯定就是好吃,刘婶让嘉嘉和面,自己过来处理野鸡。
林浩拿了一个盆,把猪肚放进去,又从面袋里倒了小半碗的棒子面进去,然后就开始用棒子面不断的揉搓着猪肚,直到不再有粘液和异味才停止。
刘婶看着林浩把水加进盆里,把棒子面全部洗了倒了,心疼的厉害,但是嘴上没有说什么。
林浩处理完猪肚,刘婶也处理好了野鸡,把野鸡塞进了猪肚,又找来几个牙签把口子缝上。就放进锅里煮。
刘婶和嘉嘉也好奇,没见过这种煮法呀,林浩不理会两人。
出门去客厅,和刘叔喝茶去了。
看了看手表已经过了一个小时,林浩再次来到厨房,这时候饺子已经包好了,嘉嘉两人在坐着聊天。
林浩掀开锅盖,看着金黄色的汤汁,没有放任何的调料,香味已经扑鼻而来。嘉嘉和刘婶也闻到香味凑了过来。
嘉嘉说道:“好香呀,浩哥哥可以吃了?”
林浩说:“还没有,差不多了,你们赶紧煮饺子吧,十分钟就能吃了。”
把猪肚拿出来放到案板上,用刀划开猪肚,把鸡肉和猪肚都切了,又倒进了锅里,加了盐,胡椒粉,一点点味精。
又煮了七八分钟,这时候整个厨房都散发出猪肚鸡特有的香味,这时候饺子也煮好了。
三人一起端着来到客厅,刘叔和两个小屁孩都被香味吸引过来,香味扑鼻,两个小孩已经在咽口水。
林浩给每个人碗里都盛了一碗汤和一些鸡肉、猪肚。
喝完一碗汤和吃了里面的肉,每人都觉得身上暖和起来了,大冬天喝了这个汤真的是很补。
中午林浩就几乎没吃,晚上整整吃了2盘饺子,每盘60个呀。
吃完饭两人就回四合院了。
第二天送完嘉嘉上班,回到所里的时候,戴胜已经回来了,戴胜说道:“浩子,昨天两头猪是456斤,按照15算,是684,我们所里留了一半的肉和猪下水,一半的肉分给那些孤寡老人和烈士遗孀。”说完把钱递了给林浩。
林浩接过钱放进书包,然后说道:“那几点过去?”
戴胜说道:“那不是等你小子回来,定去慰问的名单。”
林浩沉思了一会,说道:“就我和你家没有出车的组长吧,人多了反而不好。”
戴胜听了以后表示赞同,就下去准备装好物资出发了。
所里一共5个组长,只有4个在,一个出车去了。
一行6个人,后面跟着一个板车,板车装卸粮食土豆和野猪肉。
走到街道办事处的时候,戴胜上去和迎接他们的4人打招呼,是建国门的主任副主任还有两个管事,都是清一色的大娘。
几个街道的大娘在前面邻居,林浩他们在后面跟着,进到一户大杂院,这里住着七八户人家,院里见到街道主任带着这么多人进来都是在议论纷纷。
推开一个门,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和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蜷缩在炕上,老妇人见到街道主任带着这么多人进来,也是急忙的起身,而女孩还盖在缩在被子里。
林浩心想,可能棉裤都没有,才是蜷缩在被子里,自己走到旁边的厨房,看到灶是熄灭的,也没有烧炕,应该是白天舍不得。
墙角放着十几斤煤,还有一捆干柴,这可能就是孙俩过冬的燃料,怪不得不敢白天烧炕,这点东西也不够整个冬天烧的。
翻来面袋里面只有2-3斤的棒子面,旁边放着几个红薯,粮食也是不够吃,肯定都是只能喝的糊糊。
林浩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样形容自己心情,新朝建立了十几年了,这些为了新朝建立的烈士遗孀却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自己如果不是有刘叔刘婶,生活估计也和他们一样,可能在某个寒冷的夜晚冻死了。
现在人多也不方便放东西,林浩也是没有办法,看看叫姜少华他们偷偷给这些人一些粮食和煤炭吧,以他们二次强化的身手,做到来去自如没有什么问题。
就建国门一个街道就有这么多人,整个四九城这么大,估计有2-3万人是这样凄凉的生活。
林浩觉决定种两次玉米棒子吧,细粮拿出来也不好,经过上次白山的加强,现在粮食4天就熟了,然后就种4茬吧,应该有40万斤,然后平均分给这些人,按人头分,再花点钱去弄一个煤炭。
意念进入空间,看到刚刚好成熟的水稻。就收了种上了玉米,等收两茬就送过去让姜少华开始送,他们总共就是10个人,每天晚上一个人也就送个百来户吧,一天千来户,送到春节之前应该能送完了。
晚上过去一趟,叫姜少华先把基本情况了解清楚,然后就叫他们开始送。
慰问持续到中午才结束,所里的几人心情都很沉重,他们都是部队出来的,如果他们也牺牲了,是不是自己的妻儿老小是不是生活也是这么凄惨。
一行人心情沉重的回到了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