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避闪的过程中,黄教司的刀面猛的拍在了大毅的小臂上,随之而来的麻痛感很快传遍了他的整条胳膊,连手里的赫连刃都差点握不住。
黄教司向后一退将刀刃收回,而后笑着说道:“中了我如此力道,刀刃竟没脱手刚才的角刺,已能与空气摩擦出声,看样是没少下功夫。嗯,还不错!”
“属下自知多有不足,还请教司指点。”
大毅对着黄教司行礼,诚心希望他能多指点自己。可黄教司在停顿了一会儿后,并没有直接教学,却是反问道:“刀盏有没有跟你讲过黄瞳者能力的原理?”
“额有。”
“那你说说!”
“时间太长属下记的不太完全”
“没关系,大胆的说。”
大毅努力的回忆了一下,而后回到:“属下记得黄教长曾说,黄瞳者的感知能力像是一个由无数感知点组成的球。”
“使用感知网,就是将圆点发散了出去。所以感知的范围越大,组成球体的圆点就被发散的越远也越稀疏,进而感知也就越模糊,只有提升魄能级层才能弥补这个不足。”
黄教司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不是记得挺清楚的嘛,那格斗感知呢?”
大毅挠了挠头继续说道:“格斗感知与感知网的操作相反,是将黄瞳者正常状态下的感知距离,即将组成圆球的点,无限的压缩在单位空间之内。”
“从而使黄瞳者在格斗中对近距离攻击的警觉性和敏感度提升到极致,且达到一定魄级之后,甚至是能做到预判对手动作并进行截杀的程度。”
“但不论黄瞳者练到何种程度,一散一缩的相反操作,都不能同时使用。”
黄教司跟着问道:“黄瞳者的感知能力与魄能是什么关系?”
“感知点的释放范围和压缩程度,取决于使用者本身的魄能大小”
“那感知点的大小呢?”
大毅被黄教司问住了,他实在是想不起来黄刀盏曾讲过有关感知点大小的知识。
“感知点的大小?黄教长好像没有讲过”
黄教司拍了下大毅的肩膀,表示对刚才回答的认可。
“刀盏讲得不错,黄瞳者的感知可以具象为一个由若干感知点组成的球体。它的大小,还有组成感知点的多少,是由黄瞳者本身的能力、受训练程度等综合因素来决定。
“所以同为黄瞳者,有人能控制100个感知点,而有人可以控制1000,魄能再高些甚至能做到数万。”
“刚才的对战,你我都在使用格斗感知,但你需要用眼睛去捕捉我的动作,而我可在一定距离内完全放弃视觉。这就是感知点多少的差距。”
“多还不行,还得提升释放的频率。许多技能在高魄能的加持下,可以快到超出视觉捕捉的范围。”
黄教司从口袋里掏出事先备好的小盒子,盖子一开从里面飞出来几只苍蝇。
没等大毅反应,眼前忽的闪过几道刃光,那些个苍蝇竟全被切掉翅膀掉在了地上。
“好好快!这就是超越视觉捕捉的感知频率难怪刚才教司能够轻易避开我的角刺。”
“除了是快,还有精细的感知力!这需要相当高的频率输出,没有深厚的魄能基础,根本无法做到。”
大毅兴奋的点了点头,他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还想知道用什么办法能练到这种程度。
“请教司告知,属下该用什么办法练就。”
“想想你刚进来时,我问了你什么?”
“参悟,教司的意思是让我深入理解魄能的应用!”
黄教司回到蒲团上坐了下去。
“嗯,你看起来比刀盏要聪明些。就比如你刚才的角刺,在我的频获技能之下只是匹夫之莽。”
“是,属下一直陷在提升魄级的思维之内,反倒是忽略了感知能力本身的机理。”
“这也不能怪你,教研组提升魄能的硬指标也有一定的误导,还是要看具体的训练的方法天骄队食堂的泔水桶周围,有不少苍蝇,够你练的了。”
“是!”
大毅高兴的对着黄教司深恭一礼,等他抬头时,黄教司已闪身去了门口。
“教司不是要考核么”
黄教司背身摆了摆手。
“考核结束了。”
“结束了?那属下是过了还是没过”
“你的魄能已入虎级,刚才的交谈内容就是评分标准!”
大毅在场地外的长椅上坐了很久,脑子里不断的回想着黄教司刚才说的每一句话,特别是关于魄能应用的那番理论,越想越觉得在理。
“是得多参悟才能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