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的人都是要脸的,要是你跟一个商户家出身的表姑娘,同一日出嫁。
结果抬出去的嫁妆,你这个侯府的姑娘反倒比不上对方,这不是打咱们侯府的脸嘛。”
“就算二夫人不要脸,老夫人还要脸呢。
我的二姑娘呢,你就放心吧,姨娘定能为你多讨些嫁妆来,你以后去了辛家,手里不差银钱,日子才能过得好,你懂不懂啊。”
“说起这事儿来,也怪你自己不争气。但凡你与孟家的婚事能成,我也不必为你的嫁妆担忧。
便是老夫人和大夫人,也不会叫你的嫁妆寒碜了去。
现在可好,还得我一个姨娘出马算计。”
贺知环急得两眼掉泪,“是是是,都怪我,都怪我,行了吧。”
母女俩又是抱着一通哭一通劝的。
福寿堂,老夫人皱眉看着进屋的沈氏、詹氏金氏,面色不佳。
她先是看向詹氏,“二丫头的婚期,怎的就同蓉丫头的撞上了?”
詹氏无奈解释,她可不想为个庶女背锅。
老夫人杵着拐杖,“糊涂东西。”
复又看向沈氏,“你怎么看?”
沈氏也十分恼火,辛家此举,无异于是把她架在了火上烤。
可她还不能在老夫人面前表现出不满来,“先前二丫头定的孟四郎,关于她的嫁妆,府里也是早早就准备起来了的。”
“只是后来换成了辛家,这才想着裁减一些。现如今有蒋家比着,不如二丫头的嫁妆还按着当初的那个数来准备?”
沈氏当然不愿意,可场面话她却要说。
詹氏还没说话,老夫人先不同意了,“辛家一介贫民,如何能与孟家相提并论?
虽说嫁妆是女子的私产,咱们家不是苛责女孩儿的人家。
可那辛家的情况,二丫头肯定会私底下补贴许多。
给多了,反而容易把辛家人的胃口养大了。
倒不如,一开始就不要给出去那么多。
以后二丫头真要日子不好过的时候,咱们侯府反而能多担待两分。”
“你们觉着呢?”这话问的是沈氏和詹氏二人。
沈氏不说话,只看着詹氏这个当人嫡母的。
詹氏斟酌道,“老夫人看得明白,我觉得这样安排甚好。”
贺知环和她那个卖弄小聪明的姨娘,打的不就是这个主意嘛。
可惜了,老夫人头一个不同意。
沈氏这个时候也不藏着了,她直言,“我来福寿堂的时候,刚见了青芜院的言嬷嬷。
她们的意思是,蒋老爷送来的东西,她们准备腾一腾,能一个箱笼装的,便不用两个三个的。”
意思很明显,青芜院是不想叫二姑娘出嫁的时候,面子上不好看呢。
虽然是好意,可老夫人和詹氏听着,却觉得被啪啪打脸。
且老夫人有顾虑,“蓉丫头出嫁的时候,台数少了,恐外人说是你这个姨母贪污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