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连京城蒋府都亲自给她下了帖子,外头的谣言自然也不攻自破。
花思蓉在府里的待遇也会水涨船高。
福寿堂里,沈氏也同老夫人提起了蒋府办赏梅宴的事。
沈氏:“……我们府上收到一张帖子,但一张帖子,只能带三个人。我想着这张帖子就带府里的四姑娘五姑娘和七姑娘。”
老夫人点头,“她们三个都是各房嫡出,你这样安排很好。”
沈氏又道,“我姨侄女蓉姐儿那里还单独得了一张蒋府的帖子,我想着她那里还能再带三个。母亲您看……”
老夫人面露惊愕,“蒋府竟然给蓉丫头那里单独送了帖子?”
沈氏又将先前蒋老爷来侯府给花思蓉撑腰的事情说了一遍,“我原以为蒋老爷就是顾念旧情,过来做做面子的。
没曾想蒋府办宴,竟还能想起蓉姐儿。”
老夫人心里可不是也这样想,她就是看花思蓉没有靠山,因着贺知璋婚宴上发生的事,她才顺势迁怒的。
要是知道蒋府还记着花思蓉这个孤女,她怎么也不会把厌恶摆在明面上来。
老夫人不愧是人老成精,她看着沈氏说道,“这府里一直是你管着的,咱们家向来好客,从来没有说亏待过府上客人的道理,你说是不是?”
沈氏捏着帕子的手一紧,面上却笑盈盈的,“您老说的是,蓉姐儿对咱们侯府呀,从来都是感激涕零的,哪里会有被亏待一说。”
老夫人喜欢沈氏的识趣,“那蓉丫头那张帖子,你看带上府里的哪几个丫头?”
沈氏试探问道,“二丫头、三丫头和八丫头?”
老夫人拧眉,“六丫头呢?
六丫头如今今非昔比,她可是公主的手帕交,以后造化少不了的。”
暗示之意极为明显,要不是有珠珠的预言,沈氏觉得自己未必能看清婆母的好算盘。
她实在听不得水姨娘几个得道升天,可又不能直接给老夫人甩脸子,
“一张帖子只能额外再带三个人,咱们要是多带上一人,万一蒋府的门房不放行,到时候下脸的还不是咱们侯府。”
老夫人也要脸,虽然蒋府赶人的几率不大,可就怕万一。
前段时间侯府才被京城的人笑了一回,这回要是再添谈资,老夫人觉得自己怕是要羞得去死了。
她思虑再三,“那就把二丫头留在家里。二丫头年岁大了,到了出阁的年纪,就好好在家绣嫁妆吧。”
真实的原因是,孟贺两府彻底谈崩,贺知环要么嫁给穷书生辛玉成,要么嫁出京城去。
所以关于蒋府的宴会,参不参与的,也没什么要紧的。
不像六丫头贺知锁,以后是要当皇妃的,这京城里的关系早早处起来,才好呢。
沈氏不知道老夫人的盘算,但也不愿六丫头再去蒋府出风头。
“前头二丫头落水,京城里有了风言风语,传得难听。
正好趁着蒋府的赏梅宴,咱们环姐儿去露个脸,也好叫那些爱嚼舌根的妇人闭嘴。
至于六丫头,她时常会被叫进宫中伴驾。
蒋府那日办宴,万一公主有事需要寻六丫头,岂不是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