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系统的精度达到了00001角秒,意味着它能在极远的距离上,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探测到微小的目标,无论是潜艇还是隐身战机,都会被雷达完美捕捉。
量子纠缠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对敌方隐形技术的克制,让威龙在面对未来敌人时,充满了更多的信心。
而最让人瞩目的是,\"赣州\"号的机库被扩容为双机位,足以搭载攻击-11隐身无人机。
这种无人机的高隐蔽性与超强的打击能力,使得它在现代海战中成为了极具威胁的存在。
攻击-11隐身无人机的出现,使得\"赣州\"号在进行远程精确打击时,可以通过无人机的协同作战,进一步压制敌方的防御力,甚至能在敌人未发现之前进行精确打击。
威龙凝视着远处的\"咸阳\"号与\"赣州\"号,心中涌现出一种预感——即将到来的战斗,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海战。
新型的武器装备以及先进的科技技术,已经让整个战场的规则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他转过身,看向正在忙碌的舰员们,脸上露出一丝深沉的微笑。
“我们要的,就是这种震撼敌人的打击力。” 威龙低语,心中已然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h时-3小时丨突破电磁迷雾】
055型驱逐舰\"咸阳\"号突然横切至编队前方,舰艉的h\/pj-45a 130mm舰炮以每分钟40发的速率向天际线倾泻智能弹药。
威龙的视网膜投影显示出弹道轨迹——这些配备滑翔翼的炮弹将在80公里外展开成侦察子母弹。
沧龙编队呈箭矢阵型切入\"天穹-9\"无人机制造的电离屏障,突击车观测窗外的现实世界开始扭曲。
威龙头盔里的战术ai发出合成音警告:\"注意,3点钟方向检测到哈夫克军团的"海妖"声呐浮标群!\"
“通知海军部队,量子通信中继无人机升空,建立与天基系统的抗干扰链路,”骇爪立刻进行了通讯转接。
联合火力准备阶段,052d改型驱逐舰\"赣州\"号的指挥室内气氛紧张,量子雷达阵列发出的尖锐警告声打破了短暂的宁静。
雷达屏幕上,苏尔特外海220公里处的异常电磁信号在瞬间被锁定。
火控系统以惊人的速度运算,07秒内完成目标解算,指向了旗舰目标:哈夫克f126型护卫舰\"黑森\"号。
该舰配备了先进的trs-4d相控阵雷达和32单元mk-41垂直发射系统,是对手的核心火力平台。
\"黑森\"号虽然具备强大的反空导弹防御能力,但在\"南昌\"号的量子雷达和全方位火控系统面前,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指挥官迅速做出决策,立即将火控系统切换至目标锁定模式。
与此同时,次要目标也被迅速锁定——哈夫克\"追风-2500\"级护卫舰\"开罗\"号和两艘\"阿基坦\"级巡逻艇,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目标群。
它们虽不如\"黑森\"号威胁巨大,但依然构成了明显的火力压力。
舰载火箭深弹系统迅速部署,射出了几枚声呐干扰弹,向敌方舰艇群制造出强烈的电磁干扰,试图扰乱其雷达系统和通讯链路。
随着干扰阵列的启动,\"赣州\"号的系统通过实时分析,精准预测敌方可能的反应,准备随时调整火力打击。
与此同时,位于舰后甲板的坞舱内,\"沧龙\"气垫登陆艇开始缓缓滑入波涛之中。
随着气垫艇的启动,红狼紧握座椅扶手,感受到座椅下传来的剧烈震颤。
那种力量的释放让人几乎无法忽视,舰艇的每一次加速与急转,都带来了无可避免的震荡感。
外界的风浪如怒涛般拍打着舰体,红狼深知,这场战斗即将变得异常复杂,强烈的压力仿佛在胸膛上施加着不可抗拒的重量。
\"赣州\"号的舷号已然消失在海面,舰员们默契地完成了各自的准备工作,而红狼则不禁轻声咕哝:“目标锁定,火力准备。战斗,一触即发。”
随着舰长一声令下,\"赣州\"号的战斗指挥室内,电子屏幕瞬间亮起,12枚鹰击-22a反舰导弹的发射指令在系统中激活。
这些导弹的参数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鹰击-22a,专为温压杀伤设计,拥有巡航段09马赫的速度,末端可加速至28马赫的俯冲速度。
导弹的制导系统采用量子惯性导航与毫米波雷达\/红外复合导引头,精准锁定目标,确保打击的高效与命中率。
战斗部则配备了三级温压增强模块,其爆炸当量相当于32吨tnt,旨在通过强烈的温压效应对敌舰实施毁灭性打击。
一旦导弹命中目标,温压波会瞬间穿透舰体,对舰内结构造成极大破坏,敌方舰员几乎无法逃脱这种巨大的杀伤力。
就在12枚导弹从通用垂发单元中激射而出的那一瞬间,冷发射系统将它们以极高的加速度推至30米的安全高度。
在这瞬间,导弹的冲压发动机立刻点燃,发动机的尾焰像一道火龙般划破天空。
导弹在热烟幕的掩护下,以高度协调的编队飞行,形成了蛇形轨迹,以规避可能的防空火力。
然而,\"黑森\"号的el\/m-2248雷达早已在第一时间捕捉到这次来袭。
雷达系统瞬间激活,精确锁定来袭导弹的轨迹,并迅速启动了电子对抗系统。
强大的电子干扰波迅速覆盖整个目标区域,试图干扰鹰击-22a导弹的导引系统,让它们迷失方向。
但\"南昌\"号的量子雷达与导引头却拥有足够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导弹仍保持着与目标的高度精确锁定。
在高速飞行过程中,导弹的毫米波雷达扫过了\"黑森\"号的舰体,确认了目标位置,并逐渐逼近敌舰。
此时,末端追击阶段即将开始。
\"黑森\"号的电子战系统并没有完全压制住鹰击-22a的制导系统,反而由于强烈的电子对抗波段互相交织,部分电子信号的反射误差反倒引导了导弹更精确的冲击点。
12枚导弹中的几枚开始切换至更灵活的俯冲姿态,朝着\"黑森\"号的薄弱点飞速接近。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时间几乎在指尖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