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的攻势并未就此止步。
趁着收复约翰尼斯堡的机会,德国第三十六预备师也加入了战斗,与第三预备师一同向第二十二军团展开猛攻。
单凭第三预备师就已难以招架,如今再加上第三十六预备师,布林肯无论如何也撑不住了。
他不断派遣传令兵,请求批准撤退,而随着第二十二军团的伤亡不断扩大,西弗斯终于不得不让步。
“唉向日林斯基司令官建议,让第二十二军团撤退吧。”
毕竟,第十集团军本就是临时拼凑的部队,战斗力不如其他部队。
若是在这里损失整整一个军团,那损失就太大了。
就这样,8月26日,第二十二军团撤往后方的奥古斯图夫(augustow)。
“第十集团军撤退?开什么玩笑!”
伦宁坎普气得暴跳如雷。
然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司令官阁下!大事不好!大批德军正从柯尼斯堡方向逼近,目前正向我军侧翼推进!”
“什么?!”
德军是从哪里来的?
不是从南方的马祖里湖区,而是从西边的柯尼斯堡?
“不可能!德军不是正在南方进攻吗?难道是增援部队?”
“不是增援,德国第八集团军似乎将部分兵力留在南方牵制我军,而主力则秘密转移至柯尼斯堡方向。”
“怎么可能?!他们怎么能这么快完成机动?!”
“东普鲁士的铁路系统几乎完好无损,他们应该是利用了铁路”
不仅如此。
德军不仅拥有完善的铁路网,还有大量的卡车可供机动。
因此,威廉皇储与鲁登道夫才能远超俄军预期的迅速调动部队——这在坦能堡战役中已得到了验证。
而对于伦宁坎普和俄国第一集团军而言,这简直是一场噩梦。
他们原以为德军会从南方进攻,因此将主要兵力和防线都部署在南部。
这就导致柯尼斯堡方向的防御极为薄弱。
“该死,不行!不行——!!”
伦宁坎普抓着头发,发出绝望的怒吼。
他仿佛看见萨姆索诺夫的幽灵正在眼前向他招手
哗啦啦!哗啦啦啦!
“把这些该死的伊凡全部杀光!”
“冲锋!冲锋!”
从柯尼斯堡方向发起的德军第八集团军攻势可谓势如破竹。
德军投入大量突击队,将被炮火轰炸得千疮百孔的俄军防线彻底撕裂,而俄军第一集团军又因第十集团军的撤退,被连带着一路溃退至因斯特堡(insterburg,今切尔尼亚霍夫斯克)。
“伦宁坎普司令,现在是时候做出决断了。”
指挥部内烟雾弥漫,参谋们低沉的声音回荡在空气中,而伦宁坎普看起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狼狈,他的肩膀无力地垂下,深深地叹了口气。
若是就这样按兵不动,他们的下场无疑会和第二集团军一样,被从西面和南面蜂拥而至的德军包围,甚至连惨叫一声的机会都没有,便会被彻底歼灭。
正因如此,第一集团军的参谋们无一例外地劝说伦宁坎普下令撤退。
“敌军已经推进至因斯特堡,几乎濒临贡宾嫩城下。虽然我们在那一带布置了第二道防线,但面对敌军强大的炮兵火力,以及依托冲锋枪的突击渗透战术,恐怕很快便会被攻破。”
伦宁坎普默默地点了点头。
他曾亲身经历过九年前的日俄战争。
在鸭绿江与辽东半岛的战场上,他亲眼见识过冲锋枪的可怕威力。
当然,尽管凭借日俄战争的经验,让他清楚的知道冲锋枪是一种极为优异的武器,但在连基本的步枪与弹药都供应不足,甚至只能给士兵配发长矛和木棍的俄军中,这种耗弹量巨大的冲锋枪无异于画饼充饥。
而相比之下,德军依靠哈伯-博施法这个“外挂”,根本无需担忧弹药供应,这凄惨的对比让伦宁坎普感到无比绝望,甚至忍不住想要落泪。
“前线各师已经开始向安格拉普河(Аhгpaпa)彼岸撤退,然而南方的德军也正在北上。如果再犹豫下去,我军的退路恐怕就要被完全切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