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华西好奇的看过去。
只见谢怔轻轻拨开一丛茂密的杂草,在潮湿的泥土上,几朵菌子正簇拥在一起生长着。
菌子的菌盖圆润饱满,呈现出一种温润的棕橙色,边缘微微卷曲,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菌盖表面光滑细腻,反射着柔和的光线,仿佛覆盖着一层薄薄的蜡质。
“这是什么菌啊?”
宁华西好奇地凑近,菌子种类真的好多,认不完,真的认不完。
谢怔微笑着,耐心解释道:“这就是奶浆菌,你看,它不仅菌盖特别,菌柄也很有特点。”
说着,他轻轻拿起一朵奶浆菌,指着那修长且粗细均匀的菌柄,“菌柄一般3到10厘米长,1到3厘米粗,手感光滑,有时还带着点不太明显的棱纹。”
宁华西一边听,一边仔细观察,还伸手轻轻摸了摸菌柄,触感凉凉的,滑滑的。
“那它为什么叫奶浆菌?”宁华西追问道,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谢怔轻轻掐了一小块菌子,只见洁白浓稠的汁液缓缓渗出,如同牛奶一般。
“你看,这菌子受伤后会流出像奶浆一样的汁液,所以才叫奶浆菌。”
“哇,真的好神奇!”宁华西惊叹道,看着那乳白色的汁液,眼中满是新奇。
“而且啊,这奶浆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不可多得的美味。”谢怔补充道,眼中带着对美食的期待。
“好了,老婆,我们再摘一点就回去吧。”
“嗯,那我们快走,多摘点。”宁华西着急道。
“其实摘菌子最合适的时机,大概是刚刚起床时,那会人不多。”
谢怔一边小心翼翼地将新采到的奶浆菌放入篮中,一边说道。
宁华西有些诧异,歪着头看向谢怔,“为啥呀?难道菌子还会挑人多的时候躲起来不成?”
谢怔直起身子,笑着解释道:“那倒不是。”
“老婆你想啊,清晨时分,山林里的露水还未消散,菌子经过一夜的生长,正是最鲜嫩、最饱满的时候。”
“而且这个时候大多数人还没起床,咱们能有更多机会找到好菌子,不会被别人抢先一步。”
“得亏这个林子大,且我们来的早,不然可能就篮子里这些我们也是抢不到的。”
宁华西恍然大悟,点了点头说:“原来是这样,看来这摘菌子还真有不少学问呢。那明天咱们早点起来,争取多摘点。”
“好啊,明天咱们天不亮就出发。”谢怔应道。
老婆的要求,谢怔一般不会拒绝。
谁能想到,最开始的谢怔是一个极爱睡懒觉的人呢?
捡的差不多了,两人就回去了。
一到家,谢怔便马不停蹄地投入菌子火锅的筹备,宁华西也在一旁打下手。
清洗菌子是个精细活儿,每一朵奶浆菌、青头菌都得在水流下小心揉搓,去除沾染的泥沙与杂质。
接着是调制火锅汤底,谢怔拿出珍藏的大骨熬出汤来,之后再倒入锅中慢慢煮沸,加入姜片、葱段、红枣等食材就可以了。
宁华西好奇地凑过去闻:“哇,这汤底闻着就鲜,好香啊!”
“老公的手艺那不是吹的,走吧,老婆,咱们去找村里人买点其他的食材。”
“好啊。”宁华西将手递到谢怔的手心,一起向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