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幸,徐自则在某次战斗中受的箭伤复发了,那个,他左大腿的箭伤治疗半个月,也没有彻底痊愈。
前天,徐自则发现,他左大腿的箭伤化脓了。
船队的几个大夫都说,伤口化脓就恶变成毒疽了。
毒疽在大明是危重病,很多大明人死于毒疽,毒疽在大明约等于不治之症。
历史上,不少大人物死于毒疽,楚霸王项羽的谋士范增还有刘备的亲戚刘表都是死于脊背上的毒疽。
知情人士透露,女真大汗努尔哈赤也是死于毒疽。
野史记载,大明排名第一的开国功臣魏国公徐达患了毒疽,他吃了朱元璋赏赐的烤鹅肉而死。
船队的那几个大夫都不会治疗毒疽,他们深表遗憾。
他的箭伤竟然恶化成为毒疽,徐自则和他妹妹徐梓涵都很伤心。
当时船队的李大夫突然想起来一个人:“徐少爷、徐小姐,我想起来了,前年,登州府福山县马家医馆的马文才大夫治好一个背上患毒疽的病人,这里离福山县不远,不如去福山县城求医。”
山东巡抚笔从治的嫡子徐自则是山东布政司最大的官二代,不差钱,他的病肯定要治。
于是,徐自则和他妹妹徐梓涵带着一大帮随从于昨天下午赶到登州府福山县城马家医馆找到马文才大夫。
马文才给徐自则检查(望闻问切)后轻捻胡须说道:“公子的毒疽能治,但老朽不保证一定治好,丑话说在前面不丑,公子的毒疽有可能越治越严重,这一点,你们一定要有思想准备。”
“我们老爷是巡抚大人,老家伙,你必须把我们大少爷治好!”徐大壮是徐家的家丁队的队长,他一脸凶相:“否则,老子就把你的破医馆烧了。”
“不要胡说,大壮,你出去在县城转转,切记不要惹事生非。”徐自则面带微笑:“马大夫,大壮是粗人,你别和他一般见识,我知道你说的情况,我们治。”
太医院的御医治疗毒疽也没有绝对的把握,徐自则只好决定让马文才治。
徐自则求医的态度不错,马文才大夫决定出手给徐自则治病。
昨天下午治疗后,徐自则的病轻了不少,马文才大夫的信心大了少,他有一定把握把把徐自则治好。
今天上午,徐自则的病又有大的好转,徐自则和他妹妹徐梓涵都非常开心。
觉得他的毒疽应该没有大碍了,徐自则让他妹妹徐梓涵乘船沿海边走到小清河入海口,拐到小清河上。
徐自则让他妹妹徐梓涵乘船顺着清河回济南城。
“毒疽不是小病,我还是在福山县城陪着你吧,等你好了咱们一起回家。”徐梓涵坚持留在福山县城陪着她大哥徐自则。
十五岁的徐梓涵是名满济南城的小才女,童生马廷宇在济南城游玩时听说过徐梓涵的艳名,那个,他听说过徐梓涵的才名。
在福山县城没有亲友,徐梓涵有点无聊。
马廷宇同学是马文才大夫的大儿子,讨好巡抚的嫡女徐梓涵,他决定举办一场文会给才女徐梓涵解闷。
明朝末年,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出现了《金瓶梅》等很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小说。
这些年,过年期间,天津、登州等大城都有专门为女子开放的少儿不易的女儿春市场。
男人禁止进入女儿春市场,很多大姑娘小媳妇独自或带着丫环逛女儿春市场,她们用批判的眼光挑选购买《情挑小和尚》、《《玉女心经》、《夫妻夜话》等严重涉黄的小说。
所以,徐梓涵敢抛头露面参加文会。
昨天,徐梓涵让人捎信请她在登州城的朋友朱微锦来福山县城参加文会。
昨天,徐梓涵答应参加文会后,马廷宇立即给他的酒肉朋友张辰写信,邀请张辰参加文会。
在信上,马廷宇没有给张辰细说,他只说在福山县城暂居的济南城排名第一的美人徐梓涵也参加明天的文会,他让张辰准备几首应景(秋天)的诗。
在家闲着没事,张辰决定明天去福山县城参加文会,关键是他想到县城找机会诈骗知县田学文。
喝了一杯水,张辰出了小院,他信步往前街上的郑家铁匠铺走。几分钟后,张辰走进郑家铁匠铺,郑老铁正带着的他的两个儿子郑大有和郑二有打铁。
都赤着上身,郑老铁正带着的他的两个儿子郑大有和郑二有继续忙活,和往常一样,他们没有搭理张辰这个吃软饭的小赘婿。
脸皮很厚,张辰坐在小马扎上看郑老铁、郑大有、郑二有打铁,他看得饶有兴致。
“你昨天说的燧发枪和鲁密铳差不多,张东家,昨天晚上我琢磨你说的燧发枪了,我应该能做出来。”
郑家铁匠铺的地皮是张辰的,郑老铁每个月交一两银子税金(租金)。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大明杰出火器研制家赵士桢改进研发出了鲁密铳,鲁密铳的原型是土耳其鲁密国(奥斯曼帝国)所进贡的火绳枪。
鲁密铳是最先进的火绳枪。
燧发枪是改进了发火装置的火绳枪,它的技术含量和火绳枪差不多。
郑老铁以前是辽东某地的匠户,他是大明的火器匠户。
女真人十分残暴,在辽东活不下去了,二年前,郑老铁带着家人逃进关内,他们一家人辗转来到山东布政司登州府,一家八口人只剩下三个人。
其它家人都饿死或病死了,郑老铁带着他两个儿子在登州府福山县张庄定居了。
自大明立国,郑老铁他们郑家就给大明打造火器,祖传的手艺,郑老铁的技术不错。
精于火器,所以,郑老铁觉得他应该能鼓捣出燧发枪。
“大有和二有还没有学到家,我这人手太少,张东家,过一段时间,我给你做燧发枪。”
郑老铁心里骂张辰一句,郑士贞说,张辰不敢违抗张家主母赵氏的命令,他是配破到田家当赘婿的,不知是真是假,张辰长得很俊俏,有吃软饭的条件,或许他是自愿当赘婿的!
“这是二百两银子订金。”
张辰把一张面值二百两的银票放到面前的小桌上,他站起身:
“下午我让肥牛去县城招几个技术好的铁匠,老郑,我再招几个技术好的锁匠,二千两银子工钱,郑叔,这世道越来越乱,尽快把燧发枪打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