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玲惊魂未定地说:“上午和这个叫李明顾客做成一笔交易,在出租屋交货后把李明送到楼下,回房时被两个劫匪尾随入室抢劫。保险柜里有今天早晨取出来的二十万块钱,是准备拿到医院交手术费的。
因为市场有起生意急于处理,匆忙中就把钱放在保险柜里。准备等李明走后就要送到医院来的,没想到李明还这没走,劫匪就下手了。”
王玲把事情前后详细地说了一遍,然后一再强调:“要不是李明高声大喊,惊来了警察,要不是李明用煤气罐猛砸房门,吓得劫匪只顾逃命不敢杀人,侄女的这条命可能就没了,李明的十五万元货款和保险柜里的二十万元钱也就都没有了。
侄女死了事小,耽误了姑姑治病就坏了大事。我被这件事吓坏了,不敢来送钱,是李明主动提出要陪我来送钱,说姑姑治病耽误不得,把钱送到医院来才放心。
我听从了他的劝告,就和他一起给医院送钱来了。”
汪霭听了汪玲的话,方知事情的原委。马上就对李明另眼相看,这样的好青年,确实难能可贵!
汪霭对李明大感兴趣,就问了李明籍贯,为何会出来做生意……等一些基本情况。
李明打量着汪霭,发现这个女人秀雅端庄,一身书卷气息,很难把她与生意人联系到一起。立即就记起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商界里的风云人物,商界女王汪霭。
认准了这个病床上的女人就是商界女王汪霭,李明震惊之后大喜,自己来找合作伙伴,在批发市场转了三四天,与几百个商人交谈过,没看中一个人。知道这次是没有希望了,以后再说。
殊不知在即将返程的时候遇到了汪霭,这个机会不可错过,李明很快就要了主意。
李明没有隐瞒,把在今年考上了重点大学却弃学从商事说了一遍,然后说:“读大学是很重要,但对我当前来说,创业机会难得,比上大学更重要。”
汪霭好奇地问:“你才十八岁,就放弃上大学到商海来创业,你是怎么想的?是不是没考上大学觉得丢了面子,用谎话来骗人。”
李明憨厚地笑了笑:“实不相瞒,今年的高考题不难,以我的才学,考清北大学也不在话下。但对我来说,创业的机会更难得,之所以考个一般的重点大学,是免得来自领导、家庭劝学的麻烦,才故意做错一些题!”
汪霭更奇怪了:“上名牌大学是每个学子的梦想,你的说法有些说不过去,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李明正色道:“当今正是刚刚提倡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大好时机,是千载难逢的创业好机会。我认为创业比上大学更重要,两利相较取其重,所以我选择了弃学从商。
上大学并不一定要在课堂里,自学也可以学到同样的的知识。”
汪霭大惊,没想到这个十八岁的高中毕业生,见识如此超凡脱俗,别具眼光,就笑着说:“你的回答勉强说的通,但三百六十行,你为什么单单选择经商创业呢?”
李明回答:“说的堂皇一点,商业是流通渠道,在国计民生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个有前途的光荣行业。
说现实一点是经商来钱快,只要脑子灵活,多注意行情变化,捡漏的机会多,容易快富大富!”
李明把自己这几个月的经历说了出来,然后说:“如果我只想着考大学做官吏,只怕一辈子都做不出这几个月的成就来。”
汪霭大惊,没想到这个高中生不但眼光毒辣,还是个经商奇才!心里激动,却又不露声色地说:“钱是个好东西,但对于个人来说够用就行,何必贪多,能做些利国利民的事业不是更好吗?”
李明也笑道:“这几天我一直在小商品市场转,看到这么多的商品我就想到,这个市场一天要吞吐多少商品啊!没有这个市场,就会让多少工厂的产品积压,而需要这些商品的人们却不知到哪里去买。
如果我把批发商品的路走顺畅了,不就为很多产品积压的工厂做出了贡献,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物美价廉的盼望得到商品吗,难道这还没有意义?
对于我个人来说,拿着与我们那里零售价十倍之差的商品,回去批给广大的下一级商贩,就会成倍地赚钱!
有了较多的钱是不是又可以扩大经营规模,然后再赚更多的钱,再扩大经营。如此形成良性循环,效益越来越大,我的经商路越来越广,也就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
实现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让他们有工作,是不是对自己和他人都大有好处吗?
于己于社会都有利的事,就是有意义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之前我还在想,弃学从商是不是太草率鲁莽了,经过这几个月的实践,就完全没有那种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