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映站在窗前,望着楼下吵闹的债主,神色沉静。她的手中握着黎世昌留下的那封信——“危中有机,关键在南洋”。这短短几个字似乎暗示着什么。
“夫人,债主越来越多了。”林双双匆匆进来,“他们扬言如果今天拿不到钱,就要查封公司。”
“让他们等着。”陈映转身坐回办公桌前,“给我半个小时。”
她打开抽屉,取出那本一直保管的红色笔记本。翻到标注着“0515”的那一页,认真查看每一个细节。这本笔记是李秋芸留下的,里面或许藏有化解危机的关键。
就在这时,电话响了。是梅伯打来的:“出事了。培训班的几个老师被人威胁,说要他们立刻停课。”
“是日本人?”
“不是,是永盛的人。他们放出话,说愿意高薪聘请这些老师去他们那边。”
陈映冷笑:“江维德这是想一网打尽啊。不过……”她停顿了一下,“让老师们先答应。”
“答应?”梅伯惊讶。
“对,暂时答应。但要提一个条件——让江维德亲自来谈。”
挂掉电话,陈映对林双双说:“去查查,这些天跟永盛来往密切的,都有谁。”
“已经在查了。”林双双说,“发现一个有意思的情况。那些突然撤资的小股东,都跟一个叫‘裕昌银号’的钱庄有关系。”
“裕昌银号……”陈映若有所思,“这个名字在哪见过?”她翻开笔记本,找到一页写着账目往来的记录。在角落里,赫然写着“裕昌南洋分号”几个字。
“林伯!”她突然提高声音。
“夫人。”林伯应声而入。
“你去把档案室里1938年的账本找来。特别是跟南洋有关的。”
林伯刚要转身,陈映又补充道:“对了,顺便告诉那些债主,就说我半小时后见他们。”
趁这个空档,陈映快速梳理思路。自从公司出现危机,一切都显得太过巧合:银行收贷、股东撤资、债主逼门,背后必定另有图谋。而这个“裕昌银号”的出现,似乎打开了新的线索。
“夫人。”老周匆匆进来,“刚收到一个消息。江维德已经在准备收购文件了。”
“这么快?”陈映眯起眼睛,“他哪来的钱?”
“听说是日本投资商支持。他们开出了一个很高的价格,准备全盘接收黎氏的资产。”
原来如此。陈映终于明白了日方的手段——先断资金链,再收购控股,最后彻底掌控黎氏影业。这不仅是一场商业并购,更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
就在这时,林伯拿着账本回来了:“找到了。不过……”他犹豫了一下。
“怎么了?”
“这些账本有些奇怪。”林伯翻开其中一本,“有好几笔资金往来的记录都被人特意划掉了。而且……”他指着某一页,“您看这个日期。”
陈映凑近一看,正是那个反复出现的数字——0515。
“这些账目……”陈映仔细查看着那几笔被划掉的记录,“看来黎世昌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
账本上,那几笔被划掉的都是与裕昌银号的往来,金额都不小。更重要的是,每笔记录后面都标注着一个地点:新加坡、槟城、马六甲……都是南洋的重要港口。
“把所有账本都找来。”她对林伯说,“特别是1938年到1943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