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有位严大人,带了人回去。”
尽管金郎中说的模模糊糊,但玉奴还是猜出来了金郎中说这话的意思:
“我知道了。”
“这事,我会和姑娘提起。”
金郎中又和玉奴说了好一会儿的话,见天色愈来愈晚,才提着药箱,匆忙地离开了。
玉奴站在门口,看了一眼守门的婆子。
那婆子立刻会意,说了句:“婆子耳背,玉奴姑娘和人说的话,婆子什么都没听见。”
玉奴很满意地笑了笑:从腰上扯下来一个荷包,扔到了她的怀里:“听说,上京城出了一种好酒,你去尝尝吧!”
那袍子抱着玉奴给的荷包,笑的牙不见眼,不停地和玉奴道谢。
玉奴道谢了几句,便借口要伺候六姑娘休息,回了六姑娘的房间:
“姑娘。”
“三姑奶奶出事了。”
好似三姑奶奶出事是在六姑娘的意料之中,她的脸上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意外,神色颇为平静地问了句:“出什么事情了?”
“金郎中说,三姑爷带回了一个女子。”
“那又怎么了?”那位严大人的后院,通房丫妾室姨娘一大堆。带回去一个女子,有什么意外的?
玉奴又低声说:“听说,那个女人带回去了两个儿子。严姑爷有意,让那个女子做平妻。”
六姑娘一脸吃惊。
“这事,三姐姐知道吗?”
“三姑奶奶早就知道了。”
玉奴轻声说道:
“姑娘,你说,三姑奶奶能忍下这样的事情。而后,还在不急不忙地想着怀孕的事情。”
“她心里到底怎么想的?”
那个女人都严重威胁到了三姑奶奶的地位,且那个女人一旦进门,严姑爷就会偏心。到时,三姑奶奶的处境会更加艰难。
如此内忧的情况下,三姑奶奶还有心思待在谢家,琢磨着怎么生儿子,当真是四平八稳。
“谁知道呢。”
六姑娘不紧不慢地喝了口茶:
“我看啊,三姐姐马上就要回去了。”
三姐姐很看重严正椿,不可能会对严正椿带着女人和孩子上门的事情,无动于衷。
更何况,是她一直都想要的孩子回去,那更是在她的心上扎刀子。
不过,依照三姐姐的性子,很有可能会去母留子。
“那我们,不用准备什么吗?”
“准备什么?”
六姑娘低笑,
“这里,是谢府。就算是她求到了姨娘的头上,最后做决定的人,依旧是我。”
所以,没什么可准备的。
……
“姨娘。”
三姑奶奶站在赵姨娘的院子门口,拉着赵姨娘的手,依依不舍:
“我要回去了。”
“早些回去也好,”赵姨娘眼圈发红,紧紧地拉着三姑奶奶的手,细心地嘱咐着:“回去之后,莫要和姑爷吵闹。这大周朝的男子,那个不会三妻四妾,又有哪个公子的后院, 不是鸡飞狗跳。严姑爷敬你,事事都要询问你的意思。可见,你在她心中是有几分分量的。你莫要因为一点无关紧要的事情,就闹的夫君不喜,与夫君的情分生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