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下了托儿所后,他会带女儿来这边玩。
哦,对了,他怎么把两个孩子忘了?这会子正是托儿所放学的时间段。
想到此,他连忙站起身来,穿上衣服出门。
走到门口后,他突然想起要给孩子们带点吃的,便又回过身来,将行李中的一盒糕点和几件衣服装在袋子里。
这是他下了火车后,特意去买的。
当初收养这两个孩子也是迫不得已。
他们的爸爸不在了,老家的人又都失去了音讯。
唯一能联系上的便是一个远房二大娘。
但那个二大娘家里有七八个孩子,担心把两个小孩送过去之后会遭罪,他就只好留下来了。
好在部队的托儿所里有一位王大娘是远路乡下的,常年都在托儿所里住。
他每个月多给王大娘三十块钱,拜托她帮忙照料两个孩子。
这次他也是有一个多月没有跟两个孩子见面了。
见到他,孩子们一定会很高兴吧?
这么想着,他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到门口的时候正看托儿所的最后一批孩子被大人接回家。
他正打算进门,便听见身后传来一个声音。
“爸爸,爸爸”
他回头一看,果然是两个儿子。
戚国华站在一旁的大树下,身边站着戚国庆,他手里拿着一根小木棒,正笑着喊他。
看见他们,徐镐峰一向冷硬的脸上不禁浮现一些暖意。
他大步走过去,把才四岁的戚国庆抱起来。
“这个时间你们怎么在外面?王小锤和他哥哥呢?怎么没有在一起玩?”
在托儿所留宿的除了戚国庆和戚国华,另外还有两兄弟。
他们的妈妈一年前死了,他们的爸爸叫王友良,是汽车连的司机,平常忙的很,也没空管,便也把人寄宿在托儿所里面。
平常到了周末或者是没任务的时候才会接过去。
基本上跟他的戚国庆和戚国华是一样的。
他们没来接的时候,四个小孩子就在一起玩。
“国华,问你呢,你怎么不做声?”
戚国华还是跟之前一样耷拉着眼皮不作声。
收养他们都两年多了,这孩子始终没有叫他一声爸爸,见了他也不怎么说话。
这让他头疼得很。
戚国庆却是小嘴一张。
“王小锤和他哥哥回家了,以后都不跟我们住托儿所了。”
徐镐峰心里一惊,“怎么不住了?”
王友良的工作节奏基本上跟他一样,不把孩子寄宿,他怎么照顾?
他正想要问问王大娘,却听戚国华破天荒地开了口。
“他爸爸结婚了。王小锤和王大锤有妈妈了,他们以后都会跟着爸爸妈妈一起住,所以不会再来托儿所了。”
徐镐峰有点意外戚国华会突然开口,还说了这么一大段。
但很快就被他话里的内容给吸引了。
“他爸爸结婚了?”
“对。”戚国华一双黑黝黝的眼神看着他,继续说,“听说是连队的王大厨子拉的线,女方也是死了男人,带着两个儿子,现在王小锤有三个哥哥了。”
戚国华一板一眼地说着。
不过才七岁,却像个小大人一般。
这时怀里的戚国庆突然扬起小脸问他。
“爸爸,你不是也结婚了吗?我和哥哥也要有妈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