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18年九月十二日,王世充大败李密瓦岗军,李密逃退之后,王世充当夜便带领隋军包围了偃师城。当时,偃师由李密的部将郑頲守卫。然而,郑頲的部下却暗中与王世充勾结,趁夜打开城门,迎接王世充的军队入城。偃师因此迅速陷落。
郑颋是隋末唐初的一位官员和诗人,他的生平事迹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有所记载。郑颋起初为李密的长史,参与了瓦岗起义的多个战役和决策过程。李密曾派遣房彦藻、郑颋等人东行出黎阳,分别招慰各州县。在李密与王世充的对抗中,郑颋曾对魏征的建议表示不以为然,认为魏征的言论是老生常谈,这一分歧最终导致了李密的战败和自身的投降。
郑颋在被迫投降王世充后,被任命为御史大夫。郑颋厌恶王世充的狭隘和狡诈,不愿做他的官,每次议政总以有病来推托。武德三年(620年),李世民围城时,郑颋乞为浮图(僧人),王世充不允许,但他还是剃去头发,换上僧袍。王世充听说后大怒而杀之。
郑颋在临刑前作了一首临刑诗,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看法:幻生还幻灭,大幻莫过身。安心自有处,求人无有人。
这首诗反映了郑颋对佛教禅宗思想的理解和领悟,以及他对人生的超然态度。
王世充急于攻下偃师城还有另一私人原因。
在此之前,王世充与家属一起跟随隋炀帝杨广迁移至江都,后来隋炀帝委任王世充为征讨大将军返回东都抵御李密。他的家属留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后来随宇文化及兵变后北上。宇文化及在滑台(今河南滑县)兵败,王轨归降李密时携带王世充的家属作为见面礼,李密将王世充的家属安置在偃师,目的是利用他们作为筹码,试图招降王世充。
然而,随着偃师的失陷,王世充不仅成功救出了自己的家人,还俘获了李密的众多将领和谋士。
王世充在攻破偃师后,找到了他的哥哥王世伟、儿子王玄应、王虔恕、王琼等人。
王世伟在王世充篡位后被封为郑国公,并在王世充被俘后,与其他家族成员一起被流放蜀地。
王世充的大儿子王玄应在王世充篡位后被封为太子,并在开明二年(公元620年)(“开明”是王世充篡位后的年号,)被派驻守洛阳东城。王玄应参与了多次与唐军的战斗,但均败于唐军大将罗士信、黄君汉、史万宝、李世积、李君羡之手。随着王世充投降唐朝,王玄应被废为庶人,并与兄弟子侄一同流放蜀地。途中,王世充与兄王世恽都被仇家独孤修德所杀,其余王姓子弟也在途中以谋反罪名伏诛。
王虔恕是王世充的次子,王琼是王世充的侄子,与其他王姓子弟一样,经历了被流到被杀放的命运。
此外,郑頲投降王世充时,王世充还俘获了李密的重要将领裴仁基、祖君彦等数十人。这些人都是李密集团的核心成员,他们的被俘对李密的势力造成了重大打击。
随后,王世充整顿军队,向洛口(今河南巩义附近)进发,准备一举消灭李密的瓦岗军。在进军过程中,他还捕获了瓦岗将领邴元真的妻子、郑虔象的母亲以及李密其他将领的家属。王世充对这些家属采取了安抚政策,给予他们优待,并让他们暗中联系各自的父兄,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瓦解李密的军心。这一系列行动不仅增强了王世充的军事实力,还极大地削弱了李密的内部凝聚力。
王世充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的结合,逐步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为日后在中原地区的争霸奠定了基础。
根据《资治通鉴》和《旧唐书》等正史记载,王世充在与李密的斗争中,善于利用对手的内部矛盾和家属关系,通过心理战和军事打击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取得了优势。偃师之战是王世充崛起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他在中原地区的势力开始迅速扩张。
邴元真原是隋朝的一个小吏,因犯贪污罪而逃亡,后加入翟让领导的瓦岗起义军。翟让因为邴元真曾经做过官吏,便让他掌管文书工作。等到李密建立幕府,广泛选拔人才时,翟让推荐邴元真担任长史。李密虽然不太愿意,但最终还是任用了邴元真。然而,在行军谋划方面,邴元真从未参与过决策。
邴元真性格贪婪卑鄙,宇文温曾对李密说:“如果不杀掉邴元真,他一定会成为您的祸患。”李密没有采纳这个建议。邴元真得知此事后,准备暗中策划背叛李密。杨庆听说后,将此事告诉了李密,李密虽然对邴元真产生了怀疑,但并未采取行动。
邴元真因贪财,还曾暗中劝李密答应与王世充进行粮食交易,导致李密军队士气大溃,最终瓦岗军被王世充击败。李密率军西进,抵御王世充的进攻时,留下邴元真守卫洛口仓。
此时,王世充率大军追击李密残军,李密听说后准备进入洛口城。
邴元真在洛口城中府邸与几名心腹密谋。他冷笑道:“李密已是穷途末路,王世充兵强马壮,我们何必为他陪葬?今夜便派人引王世充大军渡河,待其攻城,我们里应外合,献城投降!”
一名心腹担忧道:“将军,李密素来多疑,若被他察觉,恐怕……”
邴元真挥手打断:“不必多言,速去安排!”
很快,邴元真便暗中派人勾结王世充的军队进入城中。
李密获知邴元真的阴谋,并没有立即揭发。
谋士魏征找到李密,低声说道:“主公,邴元真近日行为诡异,恐有异心,不如早作决断。”
李密沉默片刻,摇了摇头:“眼下大敌当前,若贸然处置邴元真,恐动摇军心。且再观察一番。”
李密便召集与众将商议,打算等王世充的军队渡过洛水一半时,再发动攻击。
他指着地图说道:“王世充渡河过半时,正是我军出击的最佳时机。待其首尾不能相顾,我们便可一举击溃敌军!”
众将纷纷点头,唯有单雄信冷笑不语。李密察觉,问道:“单将军有何高见?”
单雄信淡淡道:“主公,敌军势大,我军士气低落,此战恐怕凶多吉少。”
李密眉头一皱,正欲反驳,忽然探马来报:“王世充大军已全部渡河,正向我军逼近!”
此时李密军心早已涣散,当王世充的军队到达洛水时,他的侦察兵还未能及时察觉,等到李密准备出战,王世充的军队已经全部渡过了洛水,刀枪如林,旗帜鲜明。
王世充骑在马上,远远望见李密,高声笑道:“李密,你已是穷途末路,何必负隅顽抗?不如早早投降,我可饶你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