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王世充二次攻打李密再失利,翟让因自负死于“双十一”(1 / 2)

凌云朗月 / 著

第五小说网 https://www.di05.cc,最快更新 大唐凌烟志最新章节!

唐王李渊处理完眼前棘手的事情后,这几日在大丞相府中操碎了心。

他现在身兼要职,辅佐朝政,考虑的事情也多了起来。身份突然转变,从义军首领向主导天下大势的核心人物迈进,诸多的权衡与谋划都需要细致入微的考量。

在用人方面,他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他礼贤下士,广纳贤才,朝中旧臣如裴寂等得以重用,他们在稳定关中局势上贡献颇多。然而,李渊也在积极寻觅那些有不凡才能却尚未崭露头角的年轻人。他深知新政权如同新生的树苗,需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才能茁壮成长。

于军事而言,虽然李渊的大军节节胜利,但他时刻不敢松懈。各地的割据势力犹如暗礁隐藏在即将统一的航道上。他对李建成、李世民、李神通等家族人员委以重任,李渊放手让他们去开拓疆土,平定各方。但同时,他也担心战争会造成过多的人员伤亡和民生凋敝,所以在军令中不断强调尽可能减少对百姓的侵扰。

面对复杂的政治局势,李渊还得巧妙地处理各方势力之间的关系。他既要安抚隋朝旧官僚中那些可能投靠自己但又心存疑虑的群体,给予他们适当的地位和待遇;又要防范关陇集团内部潜在的反对势力,防止内部的分裂与争斗。在他的大丞相府中,常常是各方谋士云集,他们各抒己见,为李渊出谋划策。

在经济上,李渊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他明白战争时期百姓的负担过重的话,极易引发民乱。于是,他鼓励农耕,发放种子和耕牛给贫苦的百姓。同时,他还对商业进行一定程度的扶持,确保物资的流通,维持市场的稳定,使百姓能够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有衣穿有饭吃。

外交上,他派出使者与周边少数民族部落接触,试图通过和平的手段建立友好的关系或者结成联盟。他深知在统一天下的进程中,如果能够减少边疆的军事压力或者得到少数民族武装力量的支持,那对于他的宏伟大业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李渊在这身份转变后的重重挑战之中,一步一步向着建立自己新政权的方向稳步迈进。

这日,正在大丞相府中忙碌的李渊忽然接到驿卒报告,称王世充又和李密干了一仗,再次战败。驿卒又报告李密杀掉了翟让。

听到这个消息,大丞相李渊唏嘘不已,感慨又一英雄人物成为了争权夺利的牺牲品。

前文讲过,王世充自黑石战役兵败后,逃亡至河阳城,紧闭营门,避战不出。他知道自己如今的处境就像在狂风巨浪中的一叶孤舟,只能暂避锋芒,绝不敢轻易涉险再战。

留守洛阳城中的越王杨侗知道王世充此举一方面是战败心虚,另一方面是为了保存实力。但如今天下大乱,局势动荡不安,各个势力犹如汹涌暗流,若此时王世充再有什么变故,那这摇摇欲坠的局势恐怕会更加失控。为了稳定时局,杨侗决定派人前去慰劳王世充。

然而,王世充却因杨侗的慰劳而感到更加恐慌,他担心自己的怯战行为,再加上兵败之事造成的巨大损失,会被越王杨侗追责问政。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王世充决定主动出击。他想,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再赌一把。于是,他咬咬牙,上表越王杨侗,请求再次亲自率军前去攻打李密,试图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忠诚和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在这乱世之中重新站稳脚跟。

公元617年十一月九日,王世充与李密在石子河(位于今河南巩县东南)两岸摆开阵势。深秋的阳光洒在石子河两岸宽阔的战场上,却丝毫带不来一丝暖意。

李密的军队如长龙般绵延十多里,气势磅礴。翟让作为瓦岗军的先锋将领,率先与王世充交战。

翟让一马当先,率领着士兵如离弦之箭般冲向王世充的军队。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杀气,口中大喊:“瓦岗军的将士们,今日定要击溃敌军,建功立业!”

瓦岗军骑兵在前,步兵在后,若狂涛巨浪般向隋军席卷而去。两军撞在一起,厮杀声响彻天际,石子河水很快被血水染红,仿佛大地流出的血泪,控诉着战场上的刀剑无情。

然而,激战片刻后,翟让的军队便看似逐渐不支,节节败退。李密这边击起退军战鼓,示意翟让率军撤兵。

翟让不敢恋战,下达了撤退命令,部队开始开始有序回撤。

王世充看到翟让败退,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剑,大声喊道:“将士们,乘胜追击,今日定要让瓦岗军有来无回!”

王世充的军队如洪水般汹涌追击,势如破竹,所过之处瓦岗军的士兵纷纷倒下。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瓦岗军的王伯当和裴仁基犹如神兵天降。他们率领着军队从侧面如闪电般截断了王世充的后路。

王世充的士兵们看到背后突然出现的敌军,顿时阵脚大乱。王世充这才发现中了敌军的疑兵之计。

李密见时机已到,立即指挥中军主力,会合翟让前军,一同从正面向隋军发起猛攻。

王世充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他的军队乱作一团,四处逃窜。王世充无奈之下,只能率领残兵向西窜去,狼狈地退回河阳。

回到河阳城后,王世充觉得自己已经无颜面对越王杨侗。他走进自己的营帐,瘫坐在地上,心中满是自责和懊悔。他想:“吾本想一雪前耻,却没想到又遭遇如此大败,如今还有何颜面再见越王?”

最终,他决定命人将自己囚禁于大牢之中,并派人前往洛阳请求越王杨侗的赐罪。

越王杨侗收到王世充的请求后,陷入了沉思。他明白王世充虽然兵败,但他的军事力量和影响力仍然不可忽视。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将王世充逼得太紧,很可能会让他彻底倒向自己的对立面。而且,如今的局势如此复杂,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

于是,杨侗再次派遣使者前往河阳释放了王世充,并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王将军此次兵败乃兵家常事,不必过于自责。朕深知将军忠心耿耿,望将军振作起来,继续为维护洛阳的朝廷效力。”

同时,他还不忘赐予王世充大量的金帛予以安抚。

越王杨侗深知自己作为隋朝皇室在洛阳这风雨飘摇之地,就像是一面最后的旗帜,虽然还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他明白王世充就像是一颗棋子,在这复杂的棋局中有着重要的位置。

如果任由王世充在河阳城坐视不管,那么他很可能会被其他势力拉拢利用。一旦王世充投靠了他人或自立门户,那么洛阳的局势将会变得更加严峻,对自己的地位也将产生巨大的威胁。所以,他希望通过这种慰劳的手段,能够安抚王世充的心,让他继续为自己所用,共同抵御其他势力的威胁,在这乱世之中谋求一线生机。

在这个乱世之中,各方势力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和危险。越王杨侗和王世充之间的这番周旋,也只是这乱世中的一小段插曲。然而,这一小段插曲却足以反映出当时局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各方势力为了生存和发展所不得不做出的权衡和抉择。

看到王世充逃回河阳,李密未下达追击命令,而是率领瓦岗军返回了洛口仓,让大军进行休整。

翟让此时虽然不再是一把手,但其在军中的威望依然很高,他所到之处,无论是训练场地还是营帐之中,士兵们都恭敬地行礼问候。

他的司马王儒信洞悉这一切,便劝说翟让自己称大冢宰,总揽各项事务,以此来夺取李密的权力。

在隋朝,大冢宰的职能被纳入三省六部制中,其中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内史省负责起草诏令,三省长官共同构成宰相集团,共同执掌国家大权。此处王儒信暗指让翟让在瓦岗军中担任宰相职务,从而与李密争权夺利,重新掌管瓦岗军。

夜晚,王儒信悄悄进入翟让府中,昏暗的书房中,烛火摇曳,光影在粗糙的布壁上晃动,仿佛也在预示着不安定的局势。王儒信一脸急切又带着几分隐秘的兴奋,凑近翟让说道:“将军啊,您看如今这局面,您虽然暂时居于李密之下,但您在军中的威望是不可忽视的啊。只要您称大冢宰,将各项事务总揽于手中,这大权还不是手到擒来?到时候,李密又能奈何您?这可是天赐良机啊,将军可不能错过。”

翟让并未听从王儒信的建议,他深知自己的实力和地位尚未达到与李密抗衡的地步。

翟让坐在书案后面,微微皱起眉头,他的目光中透着犹豫之色。他深知王儒信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他更清楚自己的实力不及李密目前所掌控的力量。他缓缓地摇了摇头,叹息道:“君言差矣。我翟让虽然有些许威望,但如今的李密,他智谋超群,在军事决策上屡屡站为上风,手下又聚集了一大批能征善战之士,还有诸多贤才归附。我与他的实力差距尚远,此时若是妄图夺取大权,恐怕只会引火烧身,让瓦岗军陷入内乱的深渊。这是万万不可为的事情啊。”

翟让的哥哥柱国荥阳公翟弘,是个莽撞而又粗鄙愚蠢之人。他听闻翟让拒绝了这个看似能让他们兄弟一步登天的建议后,找到翟让,脸上带着一种莫名的傲慢,大声说道:“兄弟,你可真是太过谨慎了。这天子的位置,本就应该是我们的囊中之物。想那昔日多少英雄豪杰,为了这个位置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如今这等大好的机会就在眼前,你却退缩了,还想着与他人分享功劳。你若不取,我自当取而代之!我可不像你这般谨小慎微,畏首畏尾。”

翟让听后,心中泛起一丝无奈与苦笑。他看着自己这个鲁莽的哥哥,明白他根本不明白其中利害关系。但他也并未生气,只是放声大笑起来,笑声中似乎带着一种对哥哥天真想法的不屑与宽容。他一边笑一边说道:“兄长,你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却不知这背后的危险。如今我们瓦岗军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内部需要团结,外部又面临着众多强大敌人的威胁。若是因争夺权力而内乱,只会让敌人坐收渔翁之利啊。”

然而,李密却对翟弘的言论深感厌恶,他认为翟让兄弟二人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心中不由暗道:“翟家兄弟的心思根本不在如何对抗隋朝,而是在这权力的争夺上。若不早早防范,日后必成大患!”

在当时的局势下,隋朝虽然已经风雨飘摇,但仍然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根基。各地起义军林立,彼此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瓦岗军若想在众多势力中脱颖而出,统一中原,内部团结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翟让兄弟与李密之间微妙的关系,却如同隐藏在坚固城墙中的一道裂缝,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让整座城墙轰然倒塌。

李密的担忧并不仅仅是因为权力被觊觎的愤怒,更是对瓦岗军未来发展命运的一种深深的忧虑。他深知在这个乱世之中,只有坚定不移地朝着一个统一的目标前进,才能在历史的浪潮中立足。而翟让兄弟的表现,让他看到了这一目标背后隐藏的重重危机。

不久后,再次发生了几件让李密对翟让起了杀心的事情。

在隋末那个动荡不安、英雄辈出的时代,李密的势力如日中天,吸引了众多有识之士前来投靠。其中,崔世枢从鄢陵前来归附,希望能够为李密的大业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他带着丰厚的财宝礼物代表自己满满的诚意,献给了李密。

崔世枢的到来,让李密心中自是欢喜。他热情地接待了崔世枢,并册封他为军中总管,以示对其才能和诚意的认可。然而,这一举动却引起了翟让的不满。

翟让作为瓦岗军的元老级人物,一直以来都自视为瓦岗军的领袖。他得知崔世枢献给了李密贵重的礼物,却没有自己的份,再加上李密重用崔世枢也没有征求自己的意见,心中自然有些嫉妒和不满。他心想:“我翟让为瓦岗军付出了那么多,如今崔世枢一介新人,凭什么就能得到如此重用?”

于是,翟让瞅准机会将崔世枢囚禁在自己的府中。他怒气冲冲地质问崔世枢:“你这小人,为何只将财宝献给魏公李密,却不给我这个瓦岗军的元老?你眼中无人,真是个狗眼看人低之辈!”

崔世枢被翟让的怒气所慑,慌忙解释道:“翟将军,我崔世枢对魏公和您都是一片忠心,绝无二心。只是魏公是现在的领袖,我自然先将财宝献给他。我这就去筹集一些财宝,献给翟公。”

然而,翟让并没有打算放过崔世枢,他一心想要给崔世枢一个教训,让他知道自己不是那么好惹的。于是,他逼迫崔世枢在短时间内筹集大量的钱财送于自己。崔世枢四处奔波,却始终无法筹措到足够的钱财。翟让见状,心中更加愤怒,便想对崔世枢施以重刑,后考虑到崔世枢目前是军中总管身份,此事暂且不了了之。

翟让心中烦闷,便召来了元帅府记室邢义期陪自己喝酒解闷。席间,因他心情不佳,便想通过喝酒玩耍行酒令来发泄释放一下心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相关推荐: 继承荒山:直接改造10A级景区道界天下离婚后,疯批前夫红着眼跪求复合灰烬领主盗墓:惊!吴家大小姐混上编制了权路相争我救莲花也救我热痒九霄至尊佛爷我真是好人啊荒年!冲喜媳妇带夫家囤粮登巅峰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凡人修魔:我要一步一步走到最高每日一支特战队,我独守淞沪!家父吕奉先穿越:我在大唐当闲王传承在手,我成了混世国医快穿白月光穿进be剧本综影视炮灰也要美丽四合院,众禽大胆,我乃本科巅峰综影视:女配有了金手指官路浮沉娱乐:我实在太想进步了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我兢兢业业当舔狗,却舔成了渣男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1 第五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简体版 · 繁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