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李渊的反隋之意,是因马邑兵败杨广起了杀心所致吗?(1 / 2)

凌云朗月 / 著

第五小说网 https://www.di05.cc,最快更新 大唐凌烟志最新章节!

李渊出了晋阳宫,直接回到府中,刚收拾停当,突然,有一亲兵前来禀报道:“大人,突厥兵已经攻到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王大人和高大人已在府堂之上等候,请留守大人尽快定夺,抵抗来犯之敌!”

李渊听后,急忙赶往前堂。此时,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等人已在前堂等候。李渊急忙与他们众人商讨对策。

李渊看向众人,沉声道:“突厥骑兵来去如风,马邑若失,太原危矣。大家可有良策?”

马邑位于雁门关外,北接杀虎口,南临雁门关,是中原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交流的重要通道,这一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连接中原与北方边疆的关键节点。

王威应道:“自圣上(隋炀帝)被困于雁门城后,突厥的雁门之围宣告了突厥与我朝关系的破裂,如今圣上南巡,朝堂空虚,突厥再次引兵前来,必是未安好心!还请留守大人速速派兵前往马邑支援。”

前文讲过,李渊升任太原留守时,隋炀帝杨广特意安排王威和高君雅作为副留守前来和李渊搭班子,同时暗中交代他们负责监视李渊的一举一动。

此时李渊面对马邑战急一事,心中早有盘算,于是看向一旁的高君雅,高君雅身为太原副留守,同时担任武牙郎将。

李渊问道:“高大人可有高见?”

高君雅拱手道:“大人,依下官之见,王大人所言极是。那突厥骑兵向来善于快攻,大人您应当选派可靠之人,率领精兵火速前往马邑才是。”

李渊目光扫过在场的众将,神色严肃地说道:“此次突厥来犯,这可是关系到边境安全的重大事宜,情况十分紧急。”

李渊稍稍停顿了一下,眼神落在高君雅身上,接着说道:“高大人身为武牙郎将,肩负着保卫太原郡的重任,而且身经百战,有勇有谋。本大人打算派高大人领兵前往支援马邑,诸位意下如何?”

经过一番讨论,李渊最终决定派遣高君雅率领一万兵马前往马邑进行支援。高君雅领命后立刻出发,咱们暂且不提。

李渊趁此机会先支走一个隋炀帝的“耳目”,也不是没有道理。高君雅作为武牙郎将,虽说是地方武官,但其在太原郡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且与王威同为隋炀帝任命的副留守,二人名义上是为了协助李渊维护地方治安,实则更像是对李渊暗中监视。

从李渊的角度来看,他心怀大志,一直在暗中筹备起兵之事。如今突厥来犯,局势混乱,正是一个绝佳的时机。高君雅虽说是武艺出众且有一定谋略,但李渊深知他始终是隋炀帝的人,在自己的计划逐步推进之际,他的存在无疑是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雷。一旦高君雅察觉到自己有小动作,哪怕只是些许疑虑,他都能立刻利用手中的权力向隋炀帝告发,到时候李渊所有的谋划都将付诸东流,自己和家人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再者,高君雅性格中的自大也是李渊可以利用的一点。高君雅一向对自己的武艺和军事能力颇为自负,让他领兵前往马邑抵御突厥,他必然会欣然前往,认为自己有机会立下大功。这样一来,他既远离了晋阳这一李渊起兵的核心地点,李渊又可以在他离开后,在晋阳更加顺利地整军备战,暗中联络各方势力,扩充自己的兵力和物资储备。

而且,此次派兵前往马邑,本身就具有很大的风险。突厥骑兵来势汹汹,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即便高君雅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在面对强大的突厥军队时,也难免不会出现意外。若他在战场上遭遇不测,那么李渊就更不用担心后续会有来自他的威胁,同时还能向隋炀帝表示自己对抵御突厥入侵的大力支持,让自己的行动更具合理性,在舆论上也占据有利地位。

高君雅率军赶往马邑支援,此时王仁恭担任马邑太守,负责马邑地区的军事和政务。

王仁恭(558年-617年),字元实,天水上邽(今甘肃天水市)人。王仁恭出身武将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训练,擅长骑射。他追随名将杨素征战,屡立军功,从车骑将军逐渐升任大将军、左光禄大夫等职。在抗击突厥的战役中表现出色,尤其是在灵武(即灵武郡,位于今天的宁夏灵武市西南,是隋朝抵御突厥入侵的前哨阵地)和新城(即新城郡,后改设为梓州,今四川省三台、盐亭、射洪等县地)的战斗中,他率领精锐部队击败突厥,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王仁恭在隋朝末年的政治和军事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的军事才能和对突厥的抵抗为隋朝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然而,他在晚年因收受贿赂、不体恤百姓而失去民心,他的晚节不保和对百姓的冷漠,也为隋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王仁恭的一生充满了矛盾,他既是抗击外敌的英雄,也是失去民心的悲剧人物。他的故事提醒我们,个人的品行和选择对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最终,王仁恭被部下刘武周杀害,结束了他的一生。至于刘武周为何要杀害王仁恭,我们会在下章提到。

高君雅和王仁恭都是隋朝末年的重要军事人物,二人在抗击突厥的战役中有着重要的角色。高君雅带领援军到达马邑后,与王仁恭在共同抗击突厥的过程中,因战术和目标不同而产生矛盾,相互抢功冒进,导致隋军大败。这场败仗不仅使唐军(李渊家族世袭唐国公封号,李渊军队又称“唐军”)损失惨重。

高君雅和王仁恭战败的消息传来,虽说李渊对此已有心理准备,可没料到这二人败得如此之惨,败得如此彻底!这无疑对他的政治和军事布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李渊接到战报后,心中更是烦闷不已,几日前晋阳宫醉酒失态之事也随之涌上心头。此刻的他忧心如焚,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坐卧不安,独自在内室里来回踱步,绞尽脑汁地思索着应对之策,心中不住地想:隋炀帝杨广若是怪罪下来,可该如何是好呢?

正在这时,房门突然被推开,一位少年径直闯入内室。见到李渊后,少年急切地说道:“父亲大人,您怎的还在此处独自烦恼?如今危机当前,若再不想办法应对,更待何时啊?” 李渊闻声抬起头,见来人正是二儿子李世民,心情顿时平复了不少。他早就知晓李世民私下结交权贵、广纳门客之事,却仍故作不知地问道:“你有何良策?”

李世民抓住机会,低声对父亲说道:“如今天下动荡不安,朝廷岌岌可危。父亲若继续拘泥于小节,犹豫不决,恐怕不久将面临盗贼肆虐、兵败降罪的困境,大祸将至。咱们现在只有顺应民心,起兵造反,才能够化险为夷啊。”

李渊听完儿子的话后,佯装大怒,对着李世民说道:“休得胡言乱语!小心我把你抓去报官,免得连累咱们家门。”

李世民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儿子心里非常清楚当下需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之势,形势已然发展到这般田地了,所以才敢毫无隐瞒地说出这些话。如果父亲执意要把儿子送往官府,儿子自是毫无怨言,不会违抗父亲的命令,只是这样一来,恐怕会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啊。”

李渊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说道:“你是我的亲生骨肉,我又怎能忍心告发你,让你陷入死地。你现在羽翼未丰,行事容易冲动鲁莽,要避免快犊破车,今后说话一定要慎重些。”

听到父亲这番话,李世民心中已然领会了其中的一些深意,于是便应和了父亲几句。而后,他快步走出了房间。

李渊对自己的亲生骨肉都不轻易表露内心想法,相比前章提到的杨玄感,在尚未起兵之时,他的举动就已经闹得人尽皆知了。通过这两者对比,足以见得李渊是多么的谨慎,又是何等的沉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相关推荐: 当世界穿成筛子后绑定神豪系统后我成了豪门真千金云子衿李娜混在特区那些年重生:开局夺舍乔峰,无敌天下逼她替嫁?福运全被真千金带走啦从虐杀原形开始不死不灭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吴云肖雪燕神豪千金云子衿李娜我扶你君临天下,你一脚踹了我?老婆示爱白月光,我放手你怎么哭了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无上元尊一品奸臣情牵欲扰荒年!冲喜媳妇带夫家囤粮登巅峰都市仙尊洛尘张小曼家父吕奉先天武神帝张小曼洛尘综影视炮灰也要美丽道界天下降妻为妾,慢走一步算我输重生1979:发家从采药开始逼我退团,我一首歌火遍全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1 第五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简体版 · 繁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