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清了清嗓子,声音低沉而有力地说道:“跟踪与盯梢,绝非简单的尾随,这是一场无声的博弈,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成败。”
说着,他从身后拿出一张泛黄的地图,挂在墙上,用手指点着一处错综复杂的街区,“你们看,这里是老上海县城,街道狭窄且四通八达,是跟踪与反跟踪的绝佳战场。
当你们接到任务,第一步,要对目标人物的日常作息、行动规律进行深入了解。
比如,他每天早上几点出门,常去哪些地方,和什么人接触。掌握这些信息,你们才能在茫茫人海中精准定位,不至于跟丢。”
为了让大家有更直观的感受,郑教官分享了一个亲身经历:“曾经,我跟踪过一个重要嫌疑人,他十分狡猾,每天的路线都毫无规律。
我连续盯了他三天,才发现他每周都会在固定时间去一家不起眼的茶馆。
于是,我提前在茶馆附近布控,摸清了他和同伙的接头方式,最终成功破获了一起重大案件。”
讲完案例,郑教官话锋一转,“但是,光了解目标还不够,你们自身的伪装和隐匿技巧同样关键。
在跟踪时,你们要像变色龙一样,融入周围的环境。
衣着打扮要符合所处场景,行为举止不能有丝毫的刻意。
如果目标走进一家菜市场,你却西装革履地跟在后面,那不是自曝身份吗?”
接着,他又详细讲解了各种跟踪技巧,如交替跟踪、远距离监控、利用工具辅助等。
“当你们多人执行跟踪任务时,要学会交替掩护,避免引起目标的警觉。
同时,要善于利用周围的建筑、车辆、人群作为掩护,巧妙地隐藏自己的行踪。”
最后,郑教官强调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跟踪与盯梢,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整个团队的配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信息的及时传递、人员的协同行动,都关乎着任务的成败。
记住,你们是一个整体,只有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才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在郑教官深入浅出的讲解下,李海波听得聚精会神。这可是中统老特工的亲身经历,讲的都是干货啊!
随着课程的推进,他对跟踪和盯梢这门神秘而又充满挑战的技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暗暗期待着在以后的实战中一展身手。
课间休息时间,训练基地里的学员们纷纷放松下来,四处走动着舒展筋骨。
李海波、侯勇、熊奎和杨春几人相约来到围墙边,各自掏出烟点上。
李海波吸了一口烟,不经意间抬眼瞧见一旁的杨春,只见他眉头紧锁,眼神游离,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
李海波嘴角一勾,半开玩笑地调侃道:“咋地?失恋了?瞧你这魂不守舍的样子。”
杨春心不在焉地说:“没有的事!”
李海波可不打算就这么放过他,“别装了,小花他们都告诉我了,林老师回金陵了是吧?”
杨春脸上闪过一丝落寞,闷声说道:“知道还问!”
李海波拍了拍杨春的肩膀,语气轻松地劝慰道:“回家过年很正常啊!过完年不就又回来了吗?有什么可伤心的?”
杨春深吸一口烟,缓缓吐出一团烟雾,声音低沉地说:“不回来了!”顿了顿,他又补充道,“她老公接她回去的!”
“啥玩意?她老公?”侯勇听到这话,眼睛瞬间瞪得溜圆,手里的烟都差点掉了,“她不是寡妇吗?怎么还有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