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有了新的处理方式,李世民就顺势取消了这个诏令,让大家去各自当值。
临时朝会散了之后,长孙无忌等跟着李世民去秦岭的几位却被人围住了。
文臣武将双方都在跟那几个知情的人打听,到底是如何的一位贤才,能让当今陛下如此破格封赏。
然而,无论那些大臣怎么说,几位帝王心腹都在顾左右而言他。
有人实在招架不住,也才把李蒙自己说能让粮食增产三成的话重复了一遍,还说是自己亲眼见到的。
能让粮食增产三成,在大唐还真是能力出众的人,很多大臣也就将信将疑地回去工作了。
当然还有极少数的人还是以年龄,资历或者功劳反对封赏,却不提李蒙的能力。
众人的议论,帝王心腹们也真心认同刚才李蒙的言论,这些人确实总会为了反驳而找理由。
应付完这些同僚们的询问,他们也都去各自忙碌去了,毕竟出去耽误了差不多两天时间。
东宫外。
在去往李蒙的新宅邸的路上,杜如晦(42岁)还在和李蒙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
“国师也姓李,却不知是哪一房的?”
“您就别喊我国师了,听着很别扭。再说还没封呢,别让人听到。”
“也好,老夫痴长你不少,咱们私下按叔侄论,如何?”
“可以,我没什么意见。”
“那你说说你是李氏哪一房的?”
“没有族谱!”
“怎会如此?”
“此后千年,华夏大地几乎每十年就有一次战争,像是五胡乱华,南北朝混乱的情况还很多。百姓能活下去就算不错了,还管什么族谱!”
“没有也无妨,反正你与太上皇同姓,认义子也不用改姓。”
“走个形式而已,真要改姓我还不认了呢!反正他也没几年时间了,你也是!”
“咳咳咳……贤侄当真快人快语!”杜如晦听到有人这样直白的当他面说时日不多,一时间还接受不了,“却不知你可有办法让老夫多活几年?”
“慢慢调养,早睡早起,锻炼身体,重要的是不要操心过度就行。”转头看了一眼,李蒙摇头继续道,“可是你这职位由不得你,所以我不敢保证!”
“无妨,陛下知晓此事之后,已经着手让老夫少管事了。”
“那还让你招待我,不是有什么礼部啊,鸿胪寺之类的吗?”
“他们对你不了解,照贤侄这脾气,怕是会惹恼了你。”
“那你就不怕吗?”
“哈哈哈……老夫清楚你的身份,也相处两日,清楚你的品性。”
“这是在夸我呢,还是在贬我啊?”
“既然相识,自然是夸了。”
“行吧,我就当你是在夸了。”
“其实老夫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请教不敢当,先说说看!”
“你为何不愿意再讲述,你的大唐史书中陛下以后的事情?”
“嗐,我当什么呢。无论是否知道,那是在我的时空中已经发生的事情。和现在的没有关系,若是遇到不好的,还徒惹不快。”
“难道是害怕泄露天机,引来天罚?”
“啊?还天罚?要是有天罚,早在我刚出山的时候就有了。不是这原因,根本没有什么天罚的。”
“既然如此,你可是在担心什么?”
“我怕你们的小心脏受不了,身子被气坏了怎么办,你已经有些体弱了!”
“何事能让老夫气坏,你尽管说!”
“那您可就听好了:贞观十七年,杜荷,参与太子李承乾谋反,事败被杀。”
“这……”
一句话让杜如晦脑子宕机了。
不仅仅是他儿子谋反,而且还有当今太子!而且竟然还失败,导致殒命。
“另外,接下来接替陛下继位的高宗,还不是李泰,更不是李恪。”
“那……”
“还没出生呢!对了,高宗的第二位皇后就是武则天,还是陛下的才人哟!”
“这,这……竟然……”
好家伙!
李蒙也是事不关己,脱口而出,让杜如晦不知道是该愤怒还是该愤怒,胸腔剧烈起伏着。
“好了,好了!这些事情都还没发生呢!”
李蒙蒙连忙给他顺气,还安慰道,“都警告过你的,还要听,现在快被气坏了吧!再说了,这些事情都是我那个时空的事情,您先不要激动!”